- ·上一篇文章:逆否命题推理口诀(逆否命题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文章:重庆公务员考试成绩如何查询(重庆公务员考试怎么查成绩)
选调生有大作文吗(选调公文写作考试考什么)
公文写作是选调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术,也是部分省份选调生考试的重点内容,华图教育网整理《公文写作的写作程序》,供考生参考。
一、公文写作前的准备
1.明确行文目的要求
机关制发公文,每件都有特定的目的与要求,行文目的与要求是确定公文主题、收集材料、选择文种的重要依据,一般由机关领导核心确定,而后向撰文者授意,撰文者据此进行写作。
2.确定主题
公文的主题即公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说明事物、汇报工作、阐明政策所表述的基本观点与主张。
呈请事项、布置工作、发布通知时,公文的主题应有领导人决定;调查报告一类的主题,则是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提炼与明确的。
3.选择文种
选择文种的依据是:
第一,遵循国家关于公文处理法规中有关文种的规定,从中选择适宜的文种。
第二,依据作者与受文者之间的工作关系选用相应的文种。
第三,依据制发机关的职责地位选用恰当的文种。
第四,依据行文方式选择文种。
4.调查研究收集材料
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在明确行文目的、选好文种之后,就应进行调查研究占有材料。调查研究可以综合运用会议调查、访问调查、统计调查、文献调查等方式。
5.选择表达方式
公文一般兼用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由于文种不同,表达方式在写作前,应依据公文性质及行文目的确定表达方式。
二、撰拟文稿
1.安排结构
第一,确定公文的组成。公文组成必须完整,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组成部分外要依据特殊需要选取其他组成部分。
第二,确定正文的表述次序。合理安排表述次序,使公文内容紧凑有序,纲目衔接紧密。不同文种,其排列形式不尽相同。陈述性公文要依据工作活动的发展变化外,规范性公文用章节条款的形式安装。
第三,安排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为使公文的段落之间相互连接,前后结构严密,常用承转词,如“据此”,“综上所述”等。
第四,写好开头与结尾。公文开头通常采取: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目的;概况,交代公文制发背景;以简要文字揭示全文主题;阐述基本观点:直接点明结论、批转或转发的态度;表示祝贺、谢意等。
结尾通常形式;使用公文结尾词,强调行文目的;概括、深化主题,帮助理解述具体要求;发出号召提出希望要求;说明公文生效、施行时间。
2. 拟写提纲
提纲内容包括:公文标题、开头、正文的表述层次与各层次中的论点、论据、结尾方式等。
3.书写文稿
文稿应写在有规范格式并质地较好的发文稿纸上,文字、图形及一切符号书写。使用碳素墨水、蓝黑墨水、墨汁等。
公文中的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必须准确、具体。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日期应当写具体的年、月、日。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用词用字应准确、规范。文内使用简称时,一般应当先用全称,再注明简称。公文中的数字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应正确标明标点符号。
三、审核修改
文稿拟好后,应认真、严肃地反复审核与修改。审核修改的顺序是,首先由撰写者反复推敲修改;对于重要的文稿要组织讨论,最后提交主管的领导人和综合办公部门核稿。
(责任编辑:郝云)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