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判断推理中的削弱是什么意思(削弱型题目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文章:申论解释分析(申论分析题和概括题的区别)
要坚定必胜信念(坚定必胜信念的七大要素)
面试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要环节之一,在面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样重要,下面是网校(公务员考试视频课程播放平台)老师提供的公务员面试热点并附有热点解读,供考生参考。
【热点背景】
10月17日,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40年的接续奋斗,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现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习近平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只要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担起责任、真抓实干,只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奋发进取、埋头苦干,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咬定目标加油干,就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命题预测】
10月17日,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脱贫攻坚是事关老百姓生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是对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的要求,激励和鞭策全体干部群众真扎实干,夺取精准扶贫战略的最终胜利,真正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结合题干,说出自己对这句话背景的理解】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和历史条件千差万别,导致了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努力,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在中西部地区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过往的扶贫工作中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有鉴于此,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13年以来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一千万人,在今年10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宣布,陕西延长县等85个贫困县(市、区)达到脱贫标准、摘掉了贫困帽。这更是我国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宣布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中数量最多的一批。至此,我国中西部20个省区市2017年申请退出的125个贫困县,全部摘掉了贫困帽。【根据题干提到的情况,详细阐述了相关背景,要求知识储备】
毋庸置疑,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我们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必须要看到,随着2020年的临近,我们已经进入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克难阶段,目前在扶贫领域还存在着一些急需破解的问题。第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目前已经脱贫摘帽的地区大多属于贫困规模较小、贫困程度不深、基础条件相对较好。但是在“三区三州”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由于这些地方地形大多以山地为主、土地稀缺、交通不便且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导致当地经济基础差、基础设施极其薄弱、村民文化素质不高,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脱贫难度大。第二,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突出。一方面由于目前在扶贫领域的成绩突出,在一些脱贫摘帽县,有扶贫干部因此认为可以“鸣金收兵”了,应该要回去论功行赏,导致工作状态不佳;另一方面,在扶贫工作也依然存在扶贫干部截留扶贫款项、在贫困户收入数据上大做文章、搞“数字脱贫”的现象。第三,返贫风险依然存在。脱贫摘帽只是初步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在这些地方大多还有未脱贫人口,在很多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的也不在少数,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导致产业绝收或者家庭成员患病,很大程度上存在返贫的可能。【指出目前脱贫攻坚的现状】
脱贫攻坚是事关老百姓生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性工作,因此为了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老年人、重病人、残疾人。各地各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制定和落实好深度贫困地区攻坚专项方案,集中全国的力量加大投入,并且要加大在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
第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一方面,在扶贫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使贫困户对脱贫致富树立信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
第三,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要严格资金监管,完善扶贫考核评估和督察巡查,强化对扶贫干部思想动态的了解和教育,对扶贫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干部给予表彰,使广大扶贫干部树立奋发图强、埋头苦干的精神。【最后提出三点在脱贫攻坚战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