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基层公务员面试题 出现问题怎么解决(公务员面试题开始答题就不会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马保国考试(马保国事件你怎么看)
选调生下基层做什么(选调生去基层有什么作用)
一是“戒浮”。古人云:“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经常浮在水面的,得到的不是泡沫便是垃圾,不经过“蛰伏期待”,就难以“化蛹成蝶”,所以要力戒浮躁,不要急于求成,要沉下心、静下心去调查研究、学习思考,“板凳要坐十年冷”,要做一个有心人,能够见微知著、洞察秋毫,能够随时领会领导的意图,从而抓住工作的要点。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二是“戒娇”。在基层乡镇工作条件苦、环境差,但我们要力戒娇气、克服怨气,要贴近农民群众,深入农村,不要在思想上有临时观念,不要眼高手低,要树立扎根基层、吃苦锻炼的决心和勇气,严格自我要求与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干好工作,从而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三是“戒虚”。工作不能只干虚的,只干表面的,一定要求真务实,发扬实干精神,与时俱进、脚踏实地的干好工作,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满意,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机关干部的心声,也成为我们选调生努力奋斗的目标。
四是“戒骄”。要力戒骄傲,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取他人所长,补己所短”,保持谦虚好学的优良美德,注意向周围的领导和同志们学习,甘做小学生,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摆正自己的位置,铺下身子,放下架子,立足岗位,扎实工作。
五是“戒贪”。有一句话说得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在党政机关工作,清正廉洁、管好自己的手和嘴是非常必要的,要正确对待职务和权力,不能把权利和地位看得太重,要严于律己,不能太贪心,要立志做事,不能立志做官,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以百倍的热情、饱满的激情、愉悦的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六是“戒馁”。由于经验不足、阅历不深等原因,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纰漏,难免会遭受批评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灰心、气馁,从而一蹶不振、暮气沉沉,丧失责任心和进取心,我们应该随时心中有激情,工作带感情,干事有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
七是“戒空”。作为一名党员,作为组织部的一名选调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强的道德修养,说话一定要严谨,管住自己的嘴,“戒空慎言”,做到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话不说,不符合原则要求的话不说,空话套话不说,脏话粗话不说,影响团结的话不说,要做到通情达理,不卑不亢。
八是“戒微”。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有大度量、大胸怀,不能小肚鸡肠、锱铢必较。我们要有容人之短的气量,大方做人,大胆做事,不纠缠细枝末节、不纠缠鸡毛蒜皮的小事。于细微之处见人格,于点滴之间看风格,要高风亮节、大大方方、坦坦荡荡,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