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行测数量关系秒杀技巧视频(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 ·下一篇文章:湖北历年行测难度(湖北2020省考行测)
行测周期问题解题讲解视频(行测周期问题解题讲解技巧)
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周期问题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也是近年来行测考试的重点之一。中公教育总结,求解相关周期问题的两个关键是:
1.周期为T的数列,第n项=第n+aT项;
2.“几个周期”叠加在一起时,“总周期”是这几个周期的最小公倍数。
【例1】一条环形赛道前半段为上坡,后半段为下坡,上坡和下坡的长度相等。两辆车同时从赛道起点出发同向行驶,其中A车上下坡时速相等,而B车上坡时速比A车慢20%,下坡时速比A车快20%。问在A车跑到第几圈时,两车再次齐头并进?( )
A.22 B.23 C.24 D.25
【解析】观察题型特征,只有相对量,没有绝对量,可考虑用设一思想或特值法。设A车上下坡时速相等且为5,则B车上坡速度为:4,下坡速度为6,由此4、5、6就形成三个小周期,大周期为60,即可设上坡和下坡的长度相等且为60。A车跑一圈需要的时间是24,B车跑一圈需要的时间是25,两车再次齐头并进,甲要跑25圈。答案选D。
【例2】一副扑克牌有52张,最上面一张是红桃A,如果每次把最上面的10张移到最下面而不改变它们的顺序及朝向,那么,至少经过多少次移动,红桃A会出现在最上面?
A.27 B.26 C.35 D.24
【解析】小周期是52和10,则大周期为260,,260÷10=26,答案选B。
【例3】有一种红砖,长24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至少用多少块红砖才能拼成一个实心的正方体?
A.600块 B.800块
C.1000块 D.1200块
【解析】此题小周期分别为:24、12、5。大周期则为:120,即拼成一个实心的正方体的边长为120cm,120÷24=5,120÷12=10,120÷5=24,再用5×10×24=1200,答案选D。
【例4】一个班的学生排队,如果排成3人一排的队列,则比2人一排的队列少8排;如果排成4人一排的队列,则比3人一排的队列少5排。这个班的学生如果按5人一排来排队的话,队列有多少排?
A. 9 B. 10 C. 11 D. 12
【解析】站队问题也是个周期问题,每排站2人是以2为周期,每排站3人以3为周期,每排站4人以4为周期。不过这题属于不完全周期问题(有余数出现),先把问题简化,由“如果排成3人一排的队列,则比2人一排的队列少8排;如果排成4人一排的队列,则比3人一排的队列少5排”得出“如果排成4人一排的队列,比2人一排的队列少13排”。4与2的最小公倍数是4,4乘以13等于52。总人数在52人左右(不完全周期问题只能得出大约的数字)。再用代入法用52和52周围的数字验证,的总人数为52人,答案选C。
周期问题解决的关键是首先要识别题型,然后运用周期问题的两个解题要点做到快速解题,大家要好好体会,理解这一题型的特点。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