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校严进严出的做法对吗(高校应该严进宽出还是严出宽进)
- ·下一篇文章:教学方法 教师招聘(教师招聘教学教法是什么)
海南省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海南省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编者注:本试卷即为2011年4月24日多省、市(区)联考《申论》(B类)试卷,使用B类试卷的省份:海南、宁夏、青海。
海南省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
《申论》试卷
(即2011年4月24日多省、市(区)联考《申论》(B类)试卷)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4.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
1.根据联合国的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年均增长16.55%,到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达28%左右。在这30年里,中国开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超过30%,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长期实行严厉的人口出生控制政策,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使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为6.8%,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同,但是,到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是8.3%,而世界平均水平为75%。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国家。这些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美元以上。2009年,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6859美元,日本为38559美元,英国为43785美元。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富裕程度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明显差距,我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超过1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315美元。而且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上百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中国人正越来越长寿,高龄老人占老人的比例越来越大。2009年,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已达73.05岁,在医疗等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人均期望寿命更高。比如,上海人2007年的平均期望寿命就已经达到了81.08岁,其中男性78.87岁,女性83.29岁。在上海,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00岁的“老寿星”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周围。截至2009年,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899万人,今后每年以100万人的速度增加。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数将达2500万人,超过澳大利亚现有的总人口。
老年人通常希望能同儿女一起生活,但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子女离开父母到外地谋生甚至到国外打拼。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独居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目前,城乡“空巢家庭”已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
2.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企业实行的是统账结合、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由政府包揽,农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又是一种新的制度,制度分割现象严重。截至2009年,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36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8.15%;截至2009年5月初,只有1633万名农村老年居民按月领取了养老金,广大农民基本依靠自我保障。另外,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被用来支付当期养老金,在运行过程中必然形成规模巨大的收支缺口,给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埋下隐患。截至2009年底,我国养老金结余有1.25万亿元,“空账”已经达到1.3万亿元。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实施至今已有30多年,传统家庭结构形式已经发生变化,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家长已集体步入老年期,中国正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一对夫妻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的家庭格局日益成为主流。而且,由于人均寿命不断延长,“6—4—2—1”、“8—4—2—1”家庭也逐步增多。调查显示,80后独生子女有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68.4%的人表示须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0.1%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在不同的城市无法互通,如果父母在异地生病看病报账就不方便;37.7%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其放心。
[1][2][3][4][5][6][7]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