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信息时报:国考报名现“万里挑一”职位

    作者:赵婉婷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17 13:28:34

    已通过审核人数达133.8万

    经过了10天的报名,截至24日17:30时,2017国考报名共审核通过了1338698人,较去年的1283777人高出5.4万余人,直追国考史上最高的2014年的136万,目前仍有223个职位无人过审。到报名结束时,2017国考平均竞争比为49.5:1,略高于去年报名结束时的46:1。

    据了解,133.8万并不是最终的报名数据,资格审核还将继续进行两天,将于26日18:00结束,在未来两天,报名合格人数还会持续攀升。中公教育有关专家分析,从近六年国考报名结束时的竞争比来看,2014国考最高,接近70:1,但2014年总招录人数不足2万人,今年国考接近三万人,依然接近50:1。据其预测,今年最终的报名过审人数有可能赶超2014国考。

    报名广东职位超12万人

    2017年广东共有38个部门参加招录考试,提供1048个职位,共招录2343人。截至昨天18时报名截止,国考报名广东的人员中,超过12万人成功报名,共有15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例为57.5:1。税务系统、出入境仍然是考生钟爱的单位。报名截止时,通过审核人数前三位的部门依次是:广东省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部门通过审核总人数达70669人,占通过审核总人数的58.6%。

    在广东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是广州海关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缉私分局DNA检验一职,招录1人,截止到24日18时通过人数为979人。从具体职位来看,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广州机场快件转运中心办事处业务一科员也有961人报名,竞争激烈程度仅次于白云机场海关缉私分局的DNA检验一职,此外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一机电检验科员也吸引了771人成功报名。

    出现“万里挑一”职位

    最热职位为民盟中央办公厅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为9837:1,超过2013国考国家统计局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一职的历史最高值9411:1,成为新的国考最高点。2016年国考报名,最热职位是人社部下属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技能竞赛处(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该处一职仅招1人,最终引来2847人竞争。今年,竞争比高达9837:1,据悉,这也是历年国考公务员报名最高竞争比。

    此外,2017年国考报名中,两个外交部职位也比较热门,分别为外交部地区业务司英语一和外交部地区业务司英语五,招录职位44人、20人,合格人数3753、2652人。据统计,截至24日17:30,共有53个职位超过千人报考,有135个职位竞争比超过500:1,其中包括11个竞争比过千的职位。

    从招录条件来看,2017国考的“冠军”职位为民盟中央办公厅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该职位要求本科学历以外,要求两年基层工作经验。中公教育的专家分析称,吸引众多考生报考的原因,是因为该职位所在部门所属中央党群机关,且职位要求不高,这让众多在职考生看到进入中央从业的“希望”,这也是这个职位报考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

    233个职位无人问津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仍有223个职位无人过问,成为了国考中的“老大难”。 据中公教育分析,在这223个职位中,71%的职位来自县(区)级及以下,仅有4%的职位来自中央和省级,另外从竞争比来看,省级以上职位竞争比远远高于市县级以下基层岗位,中央职位的竞争比超过了100:1,但县级以下职位的竞争比还不足平均竞争比,这些都反映了考生的报考倾向,可见考生还是比较偏爱中央和省级职位的。

    中公教育专家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冷热不均的情况主要受职位本身条件要求设置、职位的层级、职位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等三个因素的影响。如学历、学位、专业和相关工作经历、备注等要求相对较多、条件较高的职位一般会比较冷门,因为符合条件的考生人数会相对较少,报名人数以及最后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会相对较少。

    据广东中公教育统计,工作地点在广东的职位共有15个无人报考,占全部职位的1.4%。记者浏览发现,其中有五个职位来自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四个职位来自广东海事局,另外还有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省气象台、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少量职位无人报考。

    分析

    招录基数大毕业生多

    报考公务员人数也多

    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国考招录人数就已经翻了一番,2007年国考共有6000余职位招录12724人,到2016年国考,招考职位增加至1.5万余个,共招录27817人,刚刚结束报名工作的2017年国考计划招录计划招录27061人。 国考招录最近一次大幅扩招是在2016年国考,职位数和计划招录人数,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6%和25%,均创历史新高。

    而从报名人数来看,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一直到2016年,国考报名连续8年都在百万以上。这其中,2010年国考报名人数攀升至144.3万,随后,经历了两年的小幅下降之后,2013年报考人数又首次突破了150万。2014年度国考报名人数达152万人的峰值之后,2015年和2016年国考的报名人数都将至140万左右。而2017年的报名截至昨天通过审查的已有133.8万人,预计未来两天通过审核后,考生有可能超过2014年。

    专家分析,今年国考之所以如此火热,不仅与本身招录基数大有关,也与当前就业情况有关,而从今年最热职位要求两年基层工作经验来看,更多地反映出在职人员想进入体制内,实现工作稳定;同时,由于今年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较往年又有增加,达到756万,特别是排在就业难度指数前三位的是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文学类,这三大类专业的毕业生都已经供过于求,就业相对困难,因此这也造成了很多考生愿意选择公务员考试。

    提醒

    成功报名后别忘缴费

    对于报名完成的考生,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提醒,考生要继续关注资格审查情况,如果审查状态显示的是未审查或者待审查,那么考生就要持续关注审查结果了,尤其是在报名截止前一两天报名的考生,审查时间在10月26日18:00结束。

    此外,考生要注意要查询报名序号,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请于10月28日8:00后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序列号是报考人员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字,请务必牢记。最后还要进行报名确认和缴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需要进行报名确认。报名确认采取网上确认的方式进行,报考人员请于11月2日9:00至7日16:00在所选考区考试机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未按期参加报名确认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