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吸人眼球的文章标题(吸人眼球的标题例句)
- ·下一篇文章: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历程(中国古代选官用人制度)
公务员申论答题技巧大全(省考必看)(公务员申论答题技巧大全(省考必看))
申论各题的答案要点都应该从材料中经过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而得出。那么,具体应该采取哪些方法从材料中提练出答案要点呢?有四个基本的方法。
1.概括段落大意。第一题概括主旨题的答案,只是需要对材料进行概括段落大意,然后对概括出的各段的段落大意进行加工就可以得出答案。而在做其他题目时,其答案要点也可能需要采用这个方法获得。因为有时候材料用了一整段讲了一个具体的案例,考生必须对整段进行总结才能得出一个答案要点。这一点和第一道大题概括组织题,有点相近。例如2007年国考申论,最后要求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的文章。那么,为什么说土地是命脉呢?或者说,土地是什么命脉呢?阅读最后一个材料段,你就会得出一个结论:
在许多国家或者说在全球范围内,如何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对千千万万人民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更大数目的下代人正处在更危险的境地,即目前的生产方式正在毁坏将来农业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全球的农业生产必须大幅度地增长,而对具体的每一地方来说,当务之急是保护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资源。因为,全球所有类型的食物的98%是在陆地上生产的,海洋和陆地水域的产量不到2%。植物产品构成了人类膳食的92%,占全世界膳食供给量的8%的动物产品也间接地来自于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也就是说,要保持农业产品或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必须保持土地利用的持续性,防止资源退化和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或生成潜力。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土地退化过程,也决定着土地利用的持续性。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系统,受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将集约农业方式转移到贫穷的农民所居住的边际和近边际地区,经常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因此,不能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土地,有些土地必须保护起来。
对这个材料段进行分析,即可以得出,土地是人类的命脉。因为人类要生存,就要依靠农业生产提供的食物,而农业生产必须以土地为基础。
2.由具体的点到要点。由于材料选取的都是具体的案例,而我们回答问题时,不能说某个具体的例子,而要把它总结到一般的原则上来,因此由具体的点到要点,就成为了我们获取答案常用的套路之一。例如2007年国家申论考题,材料中分别列举了增加土地供应的一些案例,如河南省开展“空心村”整治,首钢矿业公司对尾矿库进行复垦。那么我们在总结材料作答时,绝对不能简单的说河南省整治“空心村”,首钢公司对尾矿库进行复垦,而要把它们上升为一个普遍的结论:整治“空心村”和对废弃地进行复垦,增加土地供应量。
3.直接引用材料。有的时候,材料中也会直接给出所需要的答案要点,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把这些要点直接引用过来,作为答案要点。例如2006年国考申论,最后一道题,论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就可以把D部长所说的那些要点直接引用过来。因为D部长已经直接明白地讲了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4.意义转化。意义转化是我们日常生活和政治场合运用非常普遍的一招,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科目中也是极其重要的获得答案的方式之一。中国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说话做事都讲求不伤及双方的面子,因此有很多意思都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采用一些比较婉转的方式来表答。比如说一个人很胖,绝对不会说他长得跟肥猪一样肉多,即使那是真实的情况。而只会说“你长得真健康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大量地使用这样的招术,否则自己说话就会让别人难堪,下不来台。另一方面,如果听不出来别人话语中所隐含的潜台词,那也就不会适应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在政治场合中,不管是国内或是国际政治场合,正确分析和理解表面语言和表面行为后面的潜台词也是必备的能力。1996年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美国向我国支付了赔偿费用,但双方迟迟不能发表联合公报。因为美国人只承认他们所给的钱是补偿费,而我们认为是赔偿费。美国坚持是补偿,就表明他们是误炸,就没有错;而我们认为他们是故意炸的,所以就必须给我们赔偿。如果你不懂这个游戏规则,而签订了这个协议,那么就会被十三亿中国人骂做卖国贼。如果领导找你谈话,要你干工作时细致一些,那你就应检讨一下在什么地方粗心大意了。如果缺乏这种意义转化的能力,你将不能很好地胜任行政事务,可以说这是一个行政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之一。因此,申论考查了这种能力,这成了我们获取答案要点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从材料中整理出要点之后,他对该问题准备了极充分的背景知识或本身是研究这个专业的,当时有了灵感,还有其他更绝妙的观点,能否写到试卷上?可以,前提是材料的内容必须先写完全,然后再补充你自己的观点。如果放弃材料的观点不用,而只写材料以外的、你自己的专有的观点,就会跑题!
从材料中提取答案要点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考生是否能顺利通过申论考试,但是很多考生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能力,因此我们结合2003年国家考题详细讲述一下这些方法。2003年的第一题要求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那么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呢?
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答案要点来。例如材料B中的第一个材料,讲述了江西省万载县发生的烟花爆竹厂爆炸事故。事后调查认定是潘小华在敲装药筒时用力过猛引起了这起爆炸,我们对这个原因进行分析,潘小华为什么会用力过猛呢?他可能不知道要用多大的力,也可能知道要用多大的力,操作的时候,没有按照规程去做,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的培训,要他们知道安全技术规程,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材料1还接着写道,记者去采访时,拉记者的那名三轮车车主,很不以为然地说道:“在我们这里,花炮厂爆炸死几个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值得你们从那么远专门赶来吗?”那我们马上能够想到这个三轮车车主的安全意识很淡漠,并立即可以上升到一个普遍的要点,群众的安全意识淡漠,那么相应的对策是,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材料1的末尾还说,记者到万载县的政府采访时,有关部门的干部,对事故十分漠然,其中一人手捂着嘴解释说:“笑,笑你们还专门为这点小事跑那么远的路采访。”这立即反映出来万载县的干部的安全意识也很淡漠,并立即上升到一个普遍的要点是,有些干部的安全意识淡漠,转化为对策即为提高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并且应该把这个要点和上面的那个要点合并为同一个要点: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以减少事故,保障安全。
材料4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岳渡巷长年失修,750米沙卵石构造段部分木质护栏腐朽,导致冒顶;冒落岩石砸坏电缆,引起短路起火,引燃塑料水管和坑木,造成着火点两侧5~8米巷道上部砂石冒落,致使通风不畅,坑木在不能充分燃烧的情况下,CO大量产生、聚集,并向义寺山金矿五坑口巷道蔓延,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读完这一段后,我们可以明白,导致岳渡巷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安全设施出了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的对策是,搞好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安全。
材料8最后写道:国家安全生产局局长王显政指出,要总结经验教训,排查问题,堵塞漏洞,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发现一处,严厉打击一处,不仅要追究业主的法律责任,同时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行政责任。王局长的谈话内容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要点,予以引用。
我们根据2003年国考申论选用的几个例子,告诉考生该如何从材料中通过这四种方法获得答题的要点,各位考生应该在练习的过程中仔细揣摸、应用,直到运用熟练,上了考场才能得高分。
从材料中提取答案要点常出现以下问题:
1.要点总结不完全。我们推荐的方法是按材料段逐段分析避免遗漏,并且在提取答案要点时采取宁多勿缺的策略。因为多写一个要点无所谓,但是遗漏一个要点却会被扣分。考生也许会担心,要点太多了,无法在有限的字数内把答案写完。这是不用担心的,因为对于多个要点,我们可以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把它们有效地整理为三到六个要点。记住,对策题和大作文题的答案要点一般是三到六个!如果你提取的要点少于三个,那么需要继续分析材料;如果你提取的要点多于六个,请合并同类项,把它们压缩到六个以内。
如何合并同类项?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例如有两句话:这里有一个男同学。这里有一个女同学。合并为一句话(但要把先前两个句子的意思都包含进去)为:这里有一男一女两个同学。
2.要点概括的高度不准确。有的可能没有把具体的案例总结到一个各个要点普遍适合的高度,有的可能又把它过度拔高到了一个空泛的口号上面去了。例如2007年国考申论,最后一道大题,要求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材料中写道,北焦村和西营村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以后,使得农民生活无着。那么正确的要点可以总结为,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如果有的考生把它总结为土地是北焦村和西营村农民的生活来源则高度偏低,若有的考生把它总结为土地是和谐社会的命脉,则过于拔高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首先要记住的是,材料讲的都是具体的案例,而我们要把它总结为一个普遍的结论来作为答案的要点,这样就不会出现总结的要点高度过低的情况了。如果总结的高度过高或者担心自己总结的高度过高的话,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补救办法,即在这一个总结的要点句之后,立即把你所依据的那个材料内容,列举在后面。例如,上述例子把要点总结为土地是和谐社会的命脉,那么后面一定要列举北焦村和西营村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以后,农民失去生活来源,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样,阅卷老师就能判断该考生还是踩准了点。
3.自己所用的语言与最后的答案语言不一致。这不是问题,尽管有很多考生担心这个问题,但这绝对不会丢分,因为我们完全允许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各位考生也要相信我们阅卷老师具有这样的理解能力,能够根据各位考生不同的表述而理解出你们与评分标准反映出了相同的意义,对这样的答案给予认可。
相关文章:
第1篇 学会分类分步教案(学会分类分步教学反思) 作者:admin
说到行测排列组合问题,其本质上还是计数问题。一些简单题目可以通过枚举法进行计数,但是遇到稍微复杂的题目同学们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复习过程中总有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但其实想攻破排列组合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分类分步的含义,并且能够在题目中正确运用。下面就让中公教育带
第2篇 市场体系是什么(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 作者:admin
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经济知识-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概述。(一)市场体系的概念市场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各类市场及市场要素的总和构成有机的整体。市场体系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市场组织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包括从消费资料到生产资料的一切要素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完整体系。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二)市场体系的特征市场体系的特征是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有序性
第3篇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在我国追究外国人的刑事责任) 作者:admin
《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该原则是国家主权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学习该原则,应重点掌握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明确
第4篇 党政公文种类考点有哪些(党政公文种类考点汇总) 作者:admin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方面的知识点颇为零散,本文重点介绍一下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共15种公文: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决定适用于对
第5篇 江西公务员考试结束 面试初定3月底出成绩吗(江西公务员什么时候面试) 作者:admin
经过两天的紧张角逐后,有7万余考生参加的全省公务员考试昨日16时30分结束。考生们普遍认为,今年考题总体难度低于去年,但题型与题量有所变化。记者了解到,考生的笔试成绩在年前便可出来,面试时间大概在今年3月份。行政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