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游戏天才是谁(天才游戏策划)
- ·下一篇文章:数学换元法是什么意思(数学中换元法怎么用)
申论大作文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材料申论怎么写)
考生在实际作答时,所能看到的资料就是申论材料和作答要求,尽管考生在复习时可以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由于申论考试范围大,角度多且新,即使准备到了相关的材料,若不顾材料提示的角度作答也得不了高分。如何充分利用材料作答便成了申论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专家为广大考生做如下分析:
一、材料在申论作答中的地位和作用
申论材料在申论作答中的地位、作用是与申论的作答要求紧密相关的。经过十年的实践,尽管个别题型的作答要求有所变化,但申论作答要求的基本模式没变而且近几年来已经固定下来。归纳一下体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从考查内容来看,都紧扣当年的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和中央的大政方针。
2.从考查形式来看,1)、基本题型分为三类:概述类(部分概括和全面概括;概括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对策类(由让考生自己提对策逐渐变为对策有效性分析,解决问题是考察重点);论证类(命题和自拟标题,分值最大)。2)分类作答(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3)材料字数逐渐固定在7500字左右,阅读难度增大。
3.考察目的明确,通过考试求计问策,符合公务员工作的实际。基本题型的固定对考生的复习准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再回到我们讨论的话题,这些题型与申论材料具体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看概述题。概述题的核心精神是依据材料整理归纳整合要点,可体现材料的主观但不能外加自己的主观。由此也可看出,概述题的答案是固定的,而且有唯一性的特点,这也是概述题的一个特点。与此相对应,概述题的答案都可以在申论材料里直接找到,考生找出,稍作处理即可。实际上就是考察考生透过现象抓本质、抓主流、抓重点的能力。
再看对策题,对策考察是申论考察的重点。实际上对策考察可以分为小对策和大对策,小对策是指对策题型,而大对策是指论证部分的对策。小对策无需展开详细论证,主要要求是针对性和可行性。而针对性就是指是否针对申论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对策,而不是空发对策、无的放矢。这也是很多考生易犯的错误,动辄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模式化的对策背上去,写的不少、得分不高。这样做的错误就在于违背了能力型考试的宗旨,变成了简单的知识型的背诵,也根本谈不上针对性。可行性是指在申论材料提供的背景下是否可行,换句话说,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要求和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盲目照搬照抄。这一点对公务员来说很重要,我们也有历史的深刻教训。由此看来,小对策得分高低与申论材料关系极大。
再看论证题,论证题是申论里分值最高的,其成败影响整个大局。申论的文章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类型。一是解决性的题目,约占80%,包括论述主要问题、主要原因、主要措施等;二就是非解决类型,约占20%,主要是观点类,即论述主要观点,如,2007年广东申论题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2008年国考的“人与自然”,和2004年国考“解决我国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这两个题目也属于观点类,这里顺便提一下,观点类文章的一个答题要点,就是要全面地来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有破有立,以立为主,这一点在作答要求有较多清晰地体现,如2008年国考里,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给阐述,给予澄清。
总之,需要记住的是申论文章的重点是如何解决问题。其基本要求是观点准确、论述深刻、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书写认真、卷面整洁。那么论证题如何体现材料的重要性呢?首先观点是从材料中提炼升华出来的;其次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是针对材料而来的;再次就是论证过程中的例子、数字等完全而且最好利用材料中的。概括说来,对于概述部分,答案全在材料里,对策的可行性,针对性也是对材料而言的,小评论的角度甚至观点已经在材料里包含了,而论述部分的观点、根本对策思路来自于材料,论证更是要充分利用材料来论证。通过以上各题型的分析,我们自己就可以看出申论材料在申论作答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优秀的考生应该能在任何情况下充分利用材料得高分,这也正是我经常说的申论作答离开材料没有任何意义的根据,包括讲申论也必须结合材料、结合实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申论材料的分类与应用
近几年来,申论材料的字数越来越多,逐渐固定在7500字左右,信息量也越来越大,阅读难度在增加,考生利用起来难度也在增加。那么应该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充分利用材料来更好地作答呢?首先必须对材料有个正确的认识。申论材料就相当于我们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工作环境,既有现象描述也有本质揭露,既有上层的讲话、文件与要求也有基层的做法与声音,既有专家学者代表委员和权威媒体的观点也有网友、工人、农民、病人、消费者等的看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甚至还有命题专家给你设置的干扰性信息,总之申论材料极为复杂,因此对材料进行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在对申论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很多、标准不一。但从实战来看,按照材料对申论作答的重要程度和利用价值来分,可以分为依据性资料、参考性资料、干扰性资料三种。依据性材料主要包括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中央文件、中央权威媒体的观点、中央认可的地方的一些典型好做法等,是申论作答的主要依据,考生完全可以充分整合利用,特别是对概述这一再现资料内容的题型,具有答案唯一来源的作用。参考性资料主要包括专家学者、代表委员、记者、业内人士、地方领导讲话以及地方的一些做法等,这些言论、观点和做法并不一定都正确,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考生需要辨别分析判断之后选择利用,而不能一概而论,如对于原因分析、提出对策类题型就有较大的价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取舍。干扰性资料是对作答没有价值和起反面作用、干扰答题思路的资料,它在直观上与有价值的资料有表面的某种相似性,实质则与问题本身和作答要求均无关系,不能反映问题,也不提供作答思路和线索,而是是命题专家设的陷阱,用来分散考生的注意力、把作答思路引向歧途,混淆视听、增加作答的难度,考生应避免上当。
当然,为了增加试题阅读理解能力的难度和反映问题的广度,命题专家会把搜集到的各种材料进行深度加工,以便检验考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通畅的表达能力。但是了解材料的分类之后,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分配时间,抓住依据性材料重点精读、读懂、读透,并充分利用。对参考性材料根据依据性材料明辨是非选择利用。对干扰性材料则一带而过,不要浪费时间更不要被误导。至于如何区分三类材料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需要补充的是在整个材料里面往往首段和尾端比较重要,而在一个段落里面,首句和尾句往往也比较重要,考生可以重点关注。
考生必须在备考过程中中加以检验和体悟,并逐渐形成自己看法与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效果,最后祝广大考生公考成功!
相关推荐:
申论写作得高分的五大拟题秘诀
国家公务员申论指导:解题制胜“常规四层法”
国家公务员申论指导:申论考试五大题型制胜之道
相关文章:
第1篇 学会分类分步教案(学会分类分步教学反思) 作者:admin
说到行测排列组合问题,其本质上还是计数问题。一些简单题目可以通过枚举法进行计数,但是遇到稍微复杂的题目同学们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复习过程中总有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但其实想攻破排列组合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分类分步的含义,并且能够在题目中正确运用。下面就让中公教育带
第2篇 市场体系是什么(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 作者:admin
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经济知识-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概述。(一)市场体系的概念市场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各类市场及市场要素的总和构成有机的整体。市场体系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市场组织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包括从消费资料到生产资料的一切要素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完整体系。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二)市场体系的特征市场体系的特征是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有序性
第3篇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在我国追究外国人的刑事责任) 作者:admin
《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该原则是国家主权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学习该原则,应重点掌握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明确
第4篇 党政公文种类考点有哪些(党政公文种类考点汇总) 作者:admin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方面的知识点颇为零散,本文重点介绍一下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共15种公文: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决定适用于对
第5篇 江西公务员考试结束 面试初定3月底出成绩吗(江西公务员什么时候面试) 作者:admin
经过两天的紧张角逐后,有7万余考生参加的全省公务员考试昨日16时30分结束。考生们普遍认为,今年考题总体难度低于去年,但题型与题量有所变化。记者了解到,考生的笔试成绩在年前便可出来,面试时间大概在今年3月份。行政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