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引入竞争推进医疗改革的意义(引入竞争推进医疗改革的建议)
- ·下一篇文章:教师招聘小学体育2019真题(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
公考行测题库4000(公务员行测答对60道题多少分)
我曾在“公务员之路,如何起步”中对公考的两门功课做了系统分析,得到广大的考生的热烈反响与回复。由于每个考生的条件不尽相同,同学的复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发现多数同学还在沿用以前的方法来准备公考的复习,结果越走越远。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考试都会有方法应对,关键是正确认识它,并找到规律。我们先分析一下行职,看看能发现什么特点。
一、文理平衡的考试设置。引进国外先进选拔制度的素质测验项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一个科目,五个门类。以国考为例,有常识判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与言语理解。这其中,言语理解部分对于文科生相对容易,而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一部分对理科生又比较擅长,常识对于双方基本上难度一致,最后一项判断推理对于双方而言,都很陌生。因此,行职的测验是基于考生的基本素质,无论文理,只要发挥长处多取分,规避短处少丢分,就可以取得理想成绩。
二、丰富详实的考试内容。前面提到《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一个科目,五个门类,其实又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小项:选词填空、片断阅读;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文字、图形、表格分析;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常识内容等等近二十个子项,这些对知识与能力的考察超过考生以前接触过的任何一种考试,既考能力,更考心理成熟度。
三、容量空前的考察要求。以07年国考为例,行职共有140道题目,时间只有120分钟。由于考察的题量过大,要求考生快速解题的能力,平均50几秒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对多数同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很多同学,特别是没有经过专项训练的考生,不仅无法完成考试内容,甚至越做心理越焦急,往往答不到一半,心里就已经崩溃了。
我们在华图辅导的五万名考生,抽取12%的学员做样本,分析研究,发现通过行职考试和没有通过行职考试的同学答题的数量是相差不大,基本上都完成了130题左右,二者成绩不同的关键是前者回答的是自己有把握的120多道题,其中正确率可以达到80%左右,而没有通过考试的同学则无法分辨哪些是自己会,哪些不是,结果正确率不到40%。因此,针对行职考试没有正确的复习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复习方法呢?就是根据考试特点,而进行的模块化操作。
一是,确定目标,完善心理。这是复习的心理关。很多考生进入行职考场,目标就是做完140道题,其实这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题目设计的初衷就是要考生在无法完成题目的情况如何处理“做与过”的关系,也可以说这才是行职测验的重点,考生只有在紧张情况,准确找到自己熟悉并擅长的内容,做好回答才有保障,而这种能力正是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抓住主要矛盾的本领。因此,建议考生把目标确定为130题,确保完成125道,正确做到100题,这样以来,考生没有了必须做好140题的压迫感,心理会放松很多,有助于完成考试,实践证明,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二是,跳出题海,走进题河。这是复习的基本点,也是华图在培训总结出来的规律,提倡老师进题海,找到规律;学生出题海,提高复习效率。行职的题目何止万题,要复习完是根本不可能,加之考生复习时间又少,因此必须跳出题海战术,对题目进行有选择性复习。可以参照2004年以后历年真题以及华图或其他辅导机构的内部讲义、教材,估计600题左右,作为复习范围是理性的选择。只有缩小范围,才能找到复习的重点,这是成功的第二步。
三是,单元复习,分进合击。这是于老师推荐复习行职系统方法的关键点。要通过单元复习,力争把600题做二到三遍,第一遍做600题,第二遍把其中的错题做一遍,第三遍,把第二遍错过的题再做一遍,事实表明只有这样才能集中题目,熟悉题型,体会考点,把握规律,也就是把做过的练习题巩固住,才能在真正考试时把自己会做的题找出来。注意,千万不要采取2000道做一遍的方法,否则越做越没有信心。
首先,单元复习,也称模块训练,就是把行职的五个部分按照其内在特点,分成五个单元,五个模块,进行专项练习具体训练的方法如下:
做言语理解与表达,要根据材料的字面意思来理解与把握,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测,也不要以自己的常识作为判断依据,否则往往是错误的。要通过练习,找到这种感觉,就是答案在题干里面,必须加强对材料的理解。
数量关系分为两部分。数学推理大概共有六种题型,要在复习归纳总结出来,应试时才能照方抓药。数学运算部分常规题,奥数题都有,要学会把握常规题,而对于没有感觉,特别是读起来不明白题意的题要学会放弃,因为整个考试总要放弃二十题左右。此外,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在做题中积累一些小技巧,如排除法、代入法和图形结合法等同样非常重要。
常识部分的复习要因人而异,如果平时对法律常识、日常生活和人文知识功底较厚,积累较多,完全可以不要占用更多时间复习。如果没有积累,最好找一本有关常识的书读读,比如,伍增玉老师在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常识判断模块宝典》。
资料分析分为文字、图表和图形分析三部分,很多题型偏重于计算,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多一些,因为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隐含的“陷阱”。
判断推理是行职考试中比较特别的部分,一是考生基本没有学过,二是干扰性强。根据我们在培训中的经验,这部分是目如果没有名师的指导,仅凭自学,那么在复习多半会走入弯路。
其次,分进合击是模块训练结束后,马上转入五部分综合练习,也就是训练各部分集中起来后你自己的反应能力。在单元练习的基础上,考生对题型,考点都有了一定把握,接下来,可以进行综合练习将能力巩固住。
四、模拟考试,把握节奏。综合练习后,选择一到二套模拟题系统训练,同时也是进行考前热身,主要的目是找到应试的节奏,即先做哪一部分,后做哪一部分。考生注意,只有通过模块训练和分进合击才能从容应对行职考试,否则你可以只是去试一试而已。
以上练习方法希望同学能够认真体会,把它贯彻到复习之中,有条件可以把它与辅导结合起来,如果没有时间,选择自学,为保证单元训练效果,建议大家结合京华出版社的《模块宝典》系列图书作为指导,可以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提供专业讲解,保证复习效果。
最后,对复习应考公务员的学员说一句,最关键的投入是时间成本,一定要提高效率。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