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怎么判断一个句子的先行词(语句前后顺序)
- ·下一篇文章:哲学上的运动和静止是什么意思(哲学物质运动和静止案例)
2021年春节抢红包活动(关于春节抢红包的议论文)
获取事业单位申论热点、2016申论答题技巧等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是2016申论热点文章《春节“抢红包”》。
如果问,春节期间中国人参与最多的活动是什么?答案一定是“抢红包”。
自从2014年,互联网巨头腾讯用微信开创了“互联网红包元年”之后,经过两年的演变,今年春节,互联网红包全面进入“2.0时代”。各种产品百花齐放:支付宝“咻一咻”、“集齐五福平分两亿现金”,微信“朋友圈红包照片”,百度“福袋”……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在读研究生郝玥媛是抢红包能手。微信里的群红包自不用说,她还积极关注自媒体公众号以及电台节目发布的支付宝红包口令,“咻一咻”更是每天一刷。虽然微信单个红包的金额上限是200元,而郝玥媛在支付宝“咻”到的金额只有8毛8,但她依然乐此不疲。
“‘抢红包’里‘抢’这个字多少有点拼运气的感觉,所以就算是几毛钱,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愉悦和感。”郝玥媛认为抢红包的过程很开心,“不管是谁送出的,红包是一片心意,既有趣味又暖心,承载着传递祝福的美好心愿。”
而对于一些年轻的上班族来说,互联网红包让他们在处理人情往来时更加轻松惬意。35岁的吴彦在安徽一家银行工作,她认为互联网红包最重要的是方便,特别是“能省去一番尴尬的推让。”
上海一家广告公司职员郑江燕,这两年过年都是从互联网上给家里人发红包。“一方面省去了到超市买红包的麻烦,另外,春节时间有限,很多亲戚家都不能到访,给他们发微信红包,也能让自己的晚辈们高兴,向长辈们表达自己的孝心”。
根据腾讯旗下“企鹅智库”的调查报告,在2016年除夕当日,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4.2亿人,收发总量80.8亿个;支付宝“咻一咻”抢红包活动总参与3245亿次。而20-39岁的互联网用户是网络红包使用最多的人群。
专家认为,网络红包之所以如此受追捧,究其原因,还在于“红包”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情社会中的重要一环。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崔明伍表示,送红包和收红包是出自于中国人礼尚往来的一种正常人际关系,而互联网企业则是看中了这一商机,利用新的手段呈现了出来;但网络红包,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各种红包活动,本质上还是人们对于年俗习惯的一种热衷。
“知乎”专栏作家、心理学工作者李松蔚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网络红包这种活动“激起了潜藏于我们心底的,对联结的渴望。我们成功地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为网络关系增加一丝现实的份量。”
然而,另一方面,互联网红包的普及也意味着人们在手机、互联网上停留的时间更多。“企鹅智库”报告显示,除夕17点-24点,北上广深用户使用微信的时间平均高达2个小时。在一些人看来,这正是网络红包令人诟病之处。
45岁的安徽省潜山县教师陈名中抱怨,“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好不容易过年回家团聚,却天天抱着手机抢红包,朋友发的、电视上的、支付宝的……就没有断过。”
也有很多人在春节期间依然坚持当面给亲人送上红包。在北京一家房地产网站工作的陶延认为,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平时大家相互之间用“红包”互动已经非常普遍,“而过年就应该用传统的红包来表达年味,送到亲戚朋友的手上,传达的不仅仅是祝福,更是对文化的坚守和回味。”
在西安交通大学读书的严玉霖说,过年更期待收到传统的红包,“除夕把红包放到枕头下睡一觉,心里就觉得未来一年都会红红火火,好运连连。”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简述互联网红包的利与弊。
【参考答案】
利:红包是一片心意,既有趣味又暖心,承载着传递祝福的美好心愿。互联网红包让他们在处理人情往来时更加轻松惬意,还可以向长辈表达孝心。为网络关系增加一丝现实的份量。
弊:网络时间过长忽视了现实中的人情往来,对传统习俗产生冲击。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