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事业单位新闻

    18年公务员申论题目(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真题)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7 15:42:43

    国家公务员考试自2000年至今,已走过了17载光阴。了解历年申论主题及变迁,有助于对申论考试有一个整体性把握,形成知识体系。《2018年国考笔试系统班》课程让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例无虚发。2018年国考大幕将启。10月,公告、大纲蓄势待发;11月的尾巴,一决高低;暑期,备考的黄金时段。如何备考,尤其是申论。介此,公务员考试网特为考生盘点18年以来国考申论考点。

    2000年,考查城市工业生产布局问题,属于宏观经济问题。

    这个主题的考查的是科学发展的问题,其主题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工业生产,合理规划布局”。但在考试时,中央尚未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所以说它有一定的超前性。

    2001年,考查药品安全监管问题,属于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

    从政府层面上探讨了应如何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其主题是:“全面发挥职能作用,以人为本,加强监管,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2002年,考查网络引导和监管问题,为政府社会管理问题。

    针对网络日益普及,网络在发挥着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同时,亦显现出它的负面效应,面对网络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政府究竟该如何从容,基本主题是:“趋利避害,全面辩证认识网络的正负两种效应,履行政府职能,引导和监督网络健康发展”。

    2003年,考查安全生产监管问题。

    尽管安全生产问题是申论考查较频繁的一个“老话题”,但它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反复性,从2003年进入申论考题,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根本解决。

    2004年度,考查交通拥堵问题,为政府公共服务和城市交通建设问题。

    针对交通拥堵现象严重,提出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交通问题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题材的主题同时也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适应形势,统筹协调,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同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2005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破天荒地考查了“三农”问题。

    这是因为2004年1月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既是新世纪第一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把“增加农民收入”明确写进党中央的文件,突出表明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对申论的命题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

    2006年度,考查应对突发事件问题,为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问题。

    针对近年来各地公共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一项新课题,摆在了各级政府的面前,这也是具有长期性的问题。基本主题仍然是要遵循中央关于处置突发事件的要求和部署,把握以人为本、“依法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全面提高政府处置能力。

    2007年度,考查耕地保护问题。

    仍属“三农”问题,但是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将重点放在了国家土地政策上,认识问题的角度仍然是“三农”问题协调解决、社会和谐发展,要强调落实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方针政策。

    2008年度,考查怒江水电开发问题。

    表面题材是资源开发及其争议这一事件,实质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怒江水电开发的具体事件,引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

    2009年度,考查产业升级和粮食安全问题。

    首次采用了双主题、双题材的复合型命题形式,两种题材、两个主题之间强调的是后者,侧重粮食安全,把两者联系起来的主线是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即无论产业升级还是保障粮食安全,都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要求,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自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申论实行分卷考察。

    2010年度,副省及以上、地(市)以下均考查海洋开发与保护的主题,属于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的范畴,既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也包括经济建设主题。

    公务员考试网发现,同以往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相比,2010年的题材既有一脉相承的底蕴,又有自成一派的特色。

    2011年度,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考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和黄河精神的主题。

    从宏观上讲,还是围绕着科学发展观展开的。,2011年出题明显的比以往更加科学和更加综合性一些,把生态的维度和文化的维度做了一个结合。围绕着黄河的人文和黄河的一些基本科学的治理和开发技术的角度交叉进行,这就是主题。

    2011年度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考查农村教育和农村文化失根的主题。

    大部分材料都是在论述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但是作文主题是“根”,考查乡村文化,使考生难以找到下手的角度和方向。此外,这一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出现了新的出题形式,赋予考生情景,要求考生有感情地作文,突破了传统的作文形式。

    无论是副省级以上试题考查的黄河精神,还是地市级考查的乡土文化,是从更深层次的层面考查考生对国家、民族“根”的认识。

    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考查社会道德重建的主题。

    在连续两年的“回避热点”之后,2012年的考试是对社会热点的重新回归。社会道德建设是当时热门的话题,材料从食品生产、医疗、教育等领域切入,考查了对当时社会道德建设的问题表现、重要性、原因分析、具体做法的深入认识。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考查公共安全的主题,是我国的大热话题。

    无论是材料中重点叙述的上海火灾事件,还是市民出行的诸多问题,都是处在近年来舆论的风口浪尖的焦点问题,与以往国家公务员考试“规避过热话题”的命题手法略有不同。

    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考查的是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主题,属于文化领域。

    材料基本上都是以案例型材料呈现的,将要点嵌入材料之中,针对性更强,通过实实在在的故事或者事件反映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各个方面的内容,而且材料内容的阅读难度有所降低。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考查的是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繁荣发展主题,属于文化领域。

    文化主题不敏感,可以考查的角度较多,应加强重视。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考查的是社会心理问题,属于社会领域。

    材料从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着手,阐述了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多发、竞争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速、部分国民心理疾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凸显。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考查的是社会心态主题,也是社会领域。

    2014国考市(地)级申论正是着眼于转型期的社会心态问题,“转型”二字贯穿全篇,紧扣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问题,关注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体现了国考一贯的社会问题敏感性。

    2015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副省及以上地(市)以下考察主题一致,聚焦科技与人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聚焦“科技与人文”这一关乎国家、民族进步的话题,体现人文关怀。申论材料以案例为主,具备国际视野。题目设置有突破,“填空式”新考法。

    2016年度,国考申论试卷(副省)的主题为“不学礼,无以立”,以国民素质问题为切入点,倡导回归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国民素质,提升国家形象。

    “某某到此一游”、“大国形象”、“习大大讲话”、“大学教育”、“媒体人的真善美”等茶余饭后的日常热点话题纷至沓来,材料丰富,主旨鲜明,材料围绕国民素质的问题表现、意义、原因、对策等展开分析,最后在主旨层面指出“不学礼,无以立”。

    2016年国考申论试卷(地市级)主题为“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德行”,凸显政治色彩,是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的结合。

    从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民生问题到领导干部的“四风”问题,在政策制定中突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强调良好的政策能够促进公民的理性养成,引导人民的善意,其最终目的就是维护公共利益,使公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2017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选取了“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发展”为此次考试主题。

    城市建设与大国发展的话题再次进入申论考试试卷,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让人眼前一亮。当前各地都在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城市建设攻坚工作。而这一话题出现在国考申论中,体现了国家对于城市现代化的关注。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市地级)以“城市水系”为话题,材料主要以观点型为主,其他为辅。

    2017年国考申论试卷(地市级)聚焦“城市水系”,阐述“水与城市关系”,古人常说,无水不成家,无水不成城。从远古的城市发展到现代的都市,水文化也不断发展,水的问题也不断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

    18年的变迁已经看完,考生应该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考察主题有了了解,在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之际,希望各位考生能做好充分地备考,信心百倍地踏入国考考场!

    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醒考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考中脱颖而出,考生就要从当下开始认真备考,从选择专业、权威的公务员课程着手复习。介此,公务员考试网权威推荐《2018年国考笔试系统班》,该课程包含170多节视频课系统精讲+90多节习题讲解直播,并且附赠包邮重达17斤备考教材和真题,从此无需再购买其他任何复习资料。课程由业界资深名师讲解,全面覆盖国考必考点。欢迎考生点击查看:《2018年国考笔试系统班》课程。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