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职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职权是什么)
- ·下一篇文章:申论提出对策真题(申论提出对策题的对策如何展开)
申论好的标题(申论优美标题)
一般而言,标题是对文章核心内容的概括,所以标题要建立在文章的主题之上,表达文章的核心观点。在考试中,标题是文章评分的重要环节,阅卷人通常会以标题为依据来判断文章是否跑题或者观点是否鲜明。中公教育专家发现有些小伙伴为了追求新颖性而写一些不明所以的标题,反而造成失分。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1.标题解读:
标题的重点是写出文章的关键词,体现主题。例如文章主题为“创新”,那么标题最好要出现“创新”,且整个文章都要围绕“创新”来写。
1、高度关注明天谁来种地——高度关注()
2、将绿色转型进行到底——将()进行到底
3、打好四张牌,河南更精彩——打好()张牌,()更精彩
4、从“读书好”走向“读好书”——从()走向()
5、大春运,小细节——大(),小()
2.梳理:
方法一:“高度关注谁来种地”,这篇文章围绕“谁来种地”来写,可以用填空的形式作为标题素材的积累,即:高度关注()。如果主题是“创新”,那么可以写“高度关注创新”;如果主题为“户籍制度改革”,可写“高度关注户籍制度改革”。
方法二:“将绿色转型进行到底”。文章的主题是“绿色转型”,它可作为替换的关键词。用填空的形式写为:将()进行到底。当主题是创新、户籍制度改革时,可表述为:“将创新/户籍制度改革进行到底”。
总结:方法一和方法二都是文章只有一个关键词,将关键词挖空,用不同的主题词替代的形式。
方法三:当文章中有多个关键词的情况。打好四张牌,河南更精彩”摘自(《人民日报》),从中积累标题表述:打好()张牌,()更精彩;例如文章中突出了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三个关键词,可以将题目更改为“打好三张牌,发展更精彩”。或者文章有两个关键词也可以使用这个标题,如“打好两张牌,发展更精彩”。
方法四:两个主题词之间是递进关系时的情况。如从“读书好”走向“读好书”,“从()走向()”。在写作中可以替换为:从“会花钱”走向“花好钱”,从“今天”走向“未来”等。
方法五:对比的情况。如标题“大春运,小细节”中的“大”和“小”是一组明显的对比,可作为标题积累:大(),小()。则在写作中可以替换为“大城市,小人生”、“大城小爱”。
3.例题展示
例1 :“给定资料7”中提到:“互联网是人类共同发展的机遇、人类共同进步的希望,也是人类共同需要承担和完善的责任。”请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来,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见解明确、深刻;
(2)字数1000~1200字。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