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依法治国的4个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4个要求)
- ·下一篇文章:教学组织形式简答题(教学组织形式选择题)
行测可能性推理中的求异论证是什么(行测可能性推理中的求异论证有哪些)
今天中公教育给大家分享一个行测可能性推理中的重点内容—求异论证。求异论证的意思是在研究某现象出现不出现的场合中,存在唯一条件不同,则推测该条件是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在题目中经常以对比实验的方式出现。
更直观一点的推理模型如下:
论据:第一组:有A条件,有B现象
第二组:无A条件,无B现象
论点:A是B现象产生的原因
削弱方式:另有他因(即找B现象产生的其它原因)
加强方式:排除他因(即说明两组实验除了A原因外没有别的原因)
【例】英国一项研究发现,人只要在每餐饭前半小时喝一杯500毫升的水,并坚持3个月,体重就能减轻2至4公斤。研究团队邀请了84位超重的成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41位被要求在餐前喝500毫升水,另外43位则照常生活。3个月后,团队发现三餐前喝水的人,平均体重下降了4.3公斤;而餐前没喝水的人,平均体重只下降了0.81公斤。研究人员说,没有喝水的那组人,“平均运动量”比餐前饮水的人更高,这说明餐前喝适当的水真能减肥。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餐前喝水的那组人同时也注意控制了饮食
B.餐前没喝水的人中有的体重减轻了4公斤
C.除了餐前喝水,两组的其他情况都是一样的
D.餐前没喝水的人就餐中会喝更多的汤和饮料
【中公解析】答案:C。
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主线
论据:餐前喝水,平均运动量较低,平均体重下降更多
餐前没喝水,平均运动量更高,平均体重下降较少
论点:餐前喝适当的水能减肥。
其次明确问题要求是找支持的选项。
最后分析选项。A项:说明可能是控制饮食的原因导致餐前喝水的人体重下降得更多,另有他因的削弱项,排除;B项:想要通过餐前没喝水中的个别人体重下降的多来削弱题干论点,但是题干比较的是平均体重,比较的是整体的情况,个别人的情况并不能削弱整体的情况,不能削弱,更不能支持;C项:说明两组对象初始条件一致,排除他因的支持项,保留;D项:餐前没喝水的人喝更多的汤和饮料,说明餐前没喝水的人在实验过程中有水分的摄入,但是我们讨论的是餐前喝水的情况,选项中喝饮料的时间并不明确,所以说也不能支持,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通过这道题目我们可以看到求异论证具体的考查形式,大家在对此类模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后续还需要把同类题型进行总结,多去强化练习,从而熟练掌握这个考点。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