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加强文物古籍保护)
- ·下一篇文章:担当的申论(担当作为申论范文)
谣言公式到底是哪一个(谣言产生的公式)
把握“谣言公式”中易被忽视的变量
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的7条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有5条是谣言,这是当前不少老人社交媒体圈中的真实图景之一。媒体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接近半数的人每周会转发一两次食品安全类文章,但对于文章的正确性和权威性,接近6成的人表示“从没怀疑过”。中国科学院相关统计报告显示,当前,食品安全谣言占我国各类网络谣言的45%,位居第一。这其中,老年人无疑是谣言重灾区。
传递情绪,早已被不少自媒体奉为打造“10万+”的黄金法则之一,谣言制造者们似乎也深谙此道。动辄冠以“十万火急”“速转”外加几个惊叹号挑动情绪,或者通过“致癌”“致死”等字眼煽动恐慌,甚至通过移花接木炮制假视频制造“真实可见”的观感。虽然其中不少谣言都已是“陈年老梗”,但每次“重出江湖”都依旧能收获大量点赞和转发。
食品谣言为什么“这么红”?大抵逃不出传播学者克罗斯提出的谣言公式的解释框架,即谣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也就是说,谣言的能量有多大,既同事件与人们的接近性和关联性有关,也取决于真实信息的透明度,同时受制于受众的甄别能力与水平。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观念的提升,健康养生早已成为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的信息刚需,而微信的熟人传播与闭环路径不仅不利于谣言的澄清,其裂变式技术逻辑更加速了谣言的扩散,信息“灰色地带”就在这一增一减间拓展了。再加之,不少老人缺乏对新媒体的充分认知,将对传统媒体的信任感天然迁移至新的传播平台与环境中,缺乏正确且及时的科普信息及反馈,谣言就不免被选择来填充认知沟壑。
食品谣言被列为“网络公害”并不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从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纬度对谣言肆虐的剖析也不在少数,但谣言的“野马”并未被勒住。俗话说,传谣动动手,辟谣跑断腿。造谣传谣与辟谣的成本剪刀差之大,抑制了不少主体破除谣言的动力。借助一些谣言粉碎平台戳穿谣言“套路”和背后的利益暗流,创新传播让事实和真相尽早抵达公众身边,让包括监测、预警、发布、处理及追踪反馈在内的一整套应对策略常态化、制度化、日常化,是破除谣言的不二之选。但要从根本上纯净我们的信息场,还应把握好“公众的批判能力”这一最大也是最持久的变量。
2015年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是6.20%,换句话说,平均100个人中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和思维只有6个人左右。这是我们把握“公众的批判能力”这一变量的现实语境。包括科学素养、媒介素养等在内的“批判能力”的提升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说,谣言治理,不仅是技术活,也是良心活、耐心活。在“健康中国”的视野中重新审视食品安全问题,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全链条做好从有形的食品到无形的信息的安全监管,健康真相才有可能跑在谣言前面。
说回老年群体,我们不能总是在谣言风雨后才想到要改变他们的“易感体质”,也不能总是在重阳节才想起要陪伴他们跨越数字鸿沟。缓解他们的健康焦虑、提高他们的健康认知水平,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对抗信息接收中的偏颇吸收和群体极化,包括子女、媒体、政府等在内的多方要做的工作,显然还有很多。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