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结构化面试中观点类如何答题(面试观点态度题)
- ·下一篇文章:2017年8月地震的地方(2017年8月发生的国家大事)
行测代词指代(指代词对应)
“这、那、其、它……”,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时,我们会见到很多这样的指代词,但是因为微小,我们常常一带而过。殊不知,指代词就好比星星之火,起着重大的作用,可以让我们的言语成绩更上一层楼。今天,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指代词的魅力!
一、解释关系
在解释关系中,指代词可以帮助我们判定上下文属于解释关系,同时它的指代对象即为呼应点。
【真题再现】在这种只关心自身利益尤其是选举利益的短视逻辑下,西方领导人“忘记”了向公众解释这种________的方式是无法持续的,它必将会损害到国家的未来。由于他们弃难择易,放松了道德要求,因而“负债经济”成了一种必然。【2015-山西省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邻为壑 B.掩耳盗铃
C.削足适履 D.寅吃卯粮
【答案】D。【中公解析】:空缺处所填的词语要形容“这种方式”,因此我们要找到这种方式的指代对象。根据就近原则找到了呼应点“只关心自身利益的短视逻辑”,可知“这种方式”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只有D项“寅吃卯粮”有此含义。A项“以邻为壑”意为嫁祸于人或把困难、问题推给别人;B项“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C项“削足适履”比喻无原则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客观条件生搬硬套。故正确答案为D。
二、片段阅读
在片段阅读中,指代词可以对全文进行总结,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文中的重点。
【真题再现】刚刚开学一个多星期,一名正在参加军训的大学生就将一大包衣服和七双袜子打包寄回家,让家人帮着洗,然后再寄回去。这则消息毫无悬念地引发了舆论的一阵喧哗,与以往类似的事情一样,痛心疾首者铺天盖地,上纲上线痛批中国教育的也不在少数。中国的校园总能不断地制造类似的奇闻轶事,高考和入学前后是集中爆发和展示期,年复一年,学校、孩子和家长似乎被符号化:学校一定是僵化冷漠且糟蹋人的,学生一定是娇生惯养未来要“垮掉”的,而家长多半是无原则的一味溺爱的。这样的符号化思维大大简化了中国社会以及中国教育的复杂性。【2014-浙江省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符号化的批评,无助于教育和社会的进步
B.中国社会和学校的教育使学生缺乏独立性
C.社会舆论易对校园个别事例夸大宣传报道
D.大学生的独立性并不像媒体说的那么差
【答案】A。【中公解析】:文段首先用一则消息“参加军训的大学生将衣物寄回家让家人帮忙洗”,引出学校、孩子和家长似乎被符号化了。接着用“这……”进行总结,评价符号化的思维大大简化了中国社会以及中国教育的复杂性。所以文段的主旨是在批判符号化的不合理性。故正确答案为A。
三、词句理解题
在词句理解题中,可以运用就近原则找到指代词所指代的对象,从而帮助我们选出正确的答案。
【真题再现】科学和艺术有一个不相同的地方:科学讲求最新的发现、最新的定律和方程式,花样永远翻新,永远直向前跑。艺术就不大有这样的方便,不论古今中外,没有现成的定律或方程式可以供我们抄袭应用,从而使艺术像科学研究那样形成接力赛跑式的进步。此中微妙精义,父亲不能传授给儿子,母亲亦不能指点给女儿,一切都得靠自己再从头开始。【2013-北京省考】
“此中微妙精义”的“此”是指:
A.艺术创作或欣赏等活动 B.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差别
C.古今中外所有艺术成果 D.家族中世代相传的绝技
【答案】A。【中公解析】:考察对指代词的理解,根据就近原则往前找指代对象,可知之前说的是不像科学有现成的定律可供后人应用,艺术创作只能靠自己。A项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四、语句排序题
在语句排序题中,指代词引出的句子一般不做首句,可以帮助我们排除掉一些选项;其次也可利用指代词,将语句进行合并,帮助我们较快的选出答案。
【真题再现】
①在辽阔的关东大地,三大怪之一是姑娘叼个大烟袋,旧时老一些的女人都是略有一支两支的
②另外,一支烟袋往出一伸,往往把家里上下或祖上的繁华气派也一并展览
③大烟袋中间为柄,柄须中空,一头上装烟的锅子,这锅子比铜钱大得多,另一头是烟嘴
④这烟袋还有一用,就是用来打小孩,小孩不听话,即使那祖母本来坐得有几尺远,也能伸出烟袋打到
⑤在上一个年代里生活的女人,也未必是人人都爱烟袋,也许只是风气使然
⑥此地烟袋特指装了烟的长柄器具,而非男人们随身携烟之口袋,有一尺或者两尺多长,拇指头粗细【2015-吉林省考】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①③⑥④② B.④③⑥①⑤②
C.①⑥③⑤②④ D.③⑥⑤④②①
【答案】C。【中公解析】:首先④句是由指代词引出的句子,一般不做首句,排除掉B项。其次⑥句中“此地”的指代对象应为①句中的关东大地,因此正确顺序为①⑥,排除掉A和D两项。故正确答案为C。
中公教育专家点评:毫不起眼的指代词,在我们言语的学习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希望大家在之后的练习中,可以有效地利用起来。最后祝大家一举成“公”!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