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 > 面试热点天天练

    事业单位马哲考几分(事业单位马哲考点)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8 00:36:07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事业单位马哲怎么考,了解一下?(一)》,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马哲的考察是我们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占比比重仅次于时政,与法律占比“分庭抗衡”,马哲在历年考试中一直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而马哲的学习备课也是各位同学比较头痛的“难关”,不是迷路在马哲与古诗词人文的“华丽辞藻”中,就是跑错了习总书记用典的“现场”,尤其是结合时政尤其是侧重于习近平讲话用典的哲学原理的考察。

    让我们回到历史的长廊,看看当时考生在考场上面对的习近平用典考察的哲学如何“抓耳挠腮”。

    【试题再现】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援引古语:“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以此说明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这里的“道”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的第一性 B.运动的普遍状态

    C.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D.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出自三国时期谯周的《谯子•齐交》一文。意思是:交友有法,即使身处千里之远也可同心交好,做到友谊坚固如胶似漆,情谊坚定堪比金石。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这就是互尊互助,携手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经济、政治、人文合作;倡导国际公平正义,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衷共济,共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A项错误,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题干未体现。B项错误,物质的存在是运动,静止是物质的特殊状态,题干未体现。C项错误,事物具有多样性,事物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题干未体现。D项正确,客观规律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规则,它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独立于意识之外。题干中“道”是金砖合作之间的规律,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故正确答案为D。

    【2017】46.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来强调新老交替是自然规律,也是党的事业继往开来的必然要求。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答案】D。解析:“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意思是:树林里新生的树叶催换着旧的树叶,流水中前面的波浪让位给后面的波浪。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题干没有体现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联系的观点。故本题选D。

    通过历年考察的这两道题目发现,哲学融合习近平讲话的考察是常态,而这类考察重点的是要掌握引用这句话的意思的什么,让“文言文”变成“白话文”才是解题的敲门砖。

    那我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引用过什么话呐?接下来看看我们习总书记的“文采”。

    1.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2019年8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重要文章。

    原典:是则圣贤之意较然著明,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释义:意指有错能改才是真正的能力,而不是不犯错才可贵。

    2.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

    原典:出自南宋何坦的《西畴老人常言》。

    释义:天下没有永远的安定太平,出现问题及时修正革弊,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就像人难免会生病,生了病就要及时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一样。

    3.于安思危,于治忧乱。——2019年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重要文章。

    原典: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不疾痛,不知无病之福;故君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清代﹞魏源《默觚·学篇》。

    释义:其意是在安定的时候应思虑危难,在稳定的时候要担忧动乱。

    4.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典:处事者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不以集事为急,而以方便为上。

    ——﹝宋﹞吕本中《官箴》。

    释义:善于处理事情的人,不会把聪明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尽心尽力放在第一位。不会把事成有功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有利于百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5.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习近平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典: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其不至于君子而卒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讼其恶云。——韩愈《五箴》。

    释义: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而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却不改,说明他是个没有勇气的人。

    6.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2019年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重要文章。

    原典:是故法令日滋,而弊益烦,刑禁甚严,而奸不可止。呜呼,久矣,其如此也!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私铸之弊,始于钱轻,使钱之直若金之直,虽赏之不为也。——﹝北宋﹞苏轼 《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

    释义:“本”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末”指事物的细枝末节。抓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不能只治标而不治本。

    7.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

    典故:是故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王符《潜夫论·释难》。

    释义:大鹏冲天飞翔,靠的不是一根轻盈的羽毛;骏马急速奔跑,靠的不是一只脚的力量。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靠单枪匹马的力量就能实现,而是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合整体之力才能完成。

    8.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讲话。

    典故:“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出自汉代王充的《论衡·知实》。

    释义:要了解事物就必须通过实践认真的学习。

    9.行成于己,名生于人。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座谈会上讲话。

    典故:行成于己,名生于人——《谥法解·序》

    释义:我们从别人(外因)那里获得什么样的名声,主要来源于我们(内因)自己的行为。

    10.单则易折,众则难摧。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讲话。

    典故: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

    释义: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通过这十处习近平用典发现,习总书记的每一句讲话都蕴藏了深厚的哲学原理。那我们看看这些用典如何来出题。

    1.2019年8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重要文章说道:“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其中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绝对运动的

    B.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实践决定认识

    1.【答案】C。解析:原典:是则圣贤之意较然著明,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释义:意指有错能改才是真正的能力,而不是不犯错才可贵,有错能改,强调向好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故本题选C。

    2.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指出“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运动是绝对的

    B.物质决定意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真理的绝对性

    2.【答案】A。解析:原典:出自南宋何坦的《西畴老人常言》。释义:天下没有永远的安定太平(运动),出现问题及时修正革弊,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就像人不会一直健康,难免会生病(运动),生了病就要及时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一样,强调事物是运动的,同时也蕴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故本题选A。

    3.2019年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重要文章谈到:“于安思危,于治忧乱。”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

    B.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3.【答案】B。解析:原典: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不疾痛,不知无病之福;故君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清代﹞魏源《默觚·学篇》。释义:其意是在安定的时候应思虑危难(安到危),在稳定的时候要担忧动乱(稳到乱)。体现了矛盾的相互转化。故本题选B。

    4.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这告诉我们的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A.外因起决定作用

    B.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影响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外因不通过内因起作用

    4.【答案】C。解析:原典: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其不至于君子而卒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讼其恶云。——韩愈《五箴》。释义: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而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却不改(内因起决定),说明他是个没有勇气的人。故本题选C。

    5.2019年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重要文章。“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外因起决定作用

    B.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影响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外因不通过内因起作用

    5.【答案】C。解析:原典:是故法令日滋,而弊益烦,刑禁甚严,而奸不可止。呜呼,久矣,其如此也!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私铸之弊,始于钱轻,使钱之直若金之直,虽赏之不为也。——﹝北宋﹞苏轼 《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释义:“本”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内因),“末”指事物的细枝末节。抓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不能只治标而不治本。故本题选C。

    6.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告诉我们“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这其中的哲学原理是:

    A.整体是由部分组成

    B.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6.【答案】A。解析:典故:是故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王符《潜夫论·释难》。释义:大鹏冲天飞翔,靠的不是一根轻盈的羽毛;骏马急速奔跑,靠的不是一只脚的力量。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靠单枪匹马的力量就能实现,而是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部分),合整体之力才能完成(整体)。故本题选A。

    7.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成于己,名生于人”。这句话强调了:

    A.运动的无条件性 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C.联系的多样性 D.矛盾的特殊性

    7.【答案】B。解析:“行成于己,名生于人”,辩证法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从别人(外因)那里获得什么样的名声,主要来源于我们(内因)自己的行为。故本题答案为B。

    8.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强调,我们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危机。“单则易折,众则难摧”。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8.【答案】D。解析:习近平曾指出,“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单则易折,众则难摧”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故本题答案为D。

    马哲的题目现在经常结合时政来进行考察,特别是结合习近平的一些发言来考察相关的哲学原理。在做这种题时,当题干中出现“关键”“推进”“所以”等表示重要的和结果的词语时,通常都是题干中的关键句,要特别注意进行分析和理解。厚积薄发,注重量的积累,通过这8道题目,了解我们的出题考察方式,掌握学习方法取得好的成绩。

      相关文章:


      第1篇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常规(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作者:admin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病情观察:1.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气味和量的变化,必要时留


      第2篇    行测抓分题(行测抓分点)    作者:admin

       我们即将迎来上半年省考,把握临门一脚尤为关键,那么在这最后时间想要提分,我们从哪里下手呢?公考资讯网带你考前“捞分”。行测分为5个部分,有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根据其难度和我们抓分的重要程度来看,如果我们想要将分数提到稳定到70+那么这三个部分一定要把握:1、片段阅读。2、逻辑判断。3、


      第3篇    各个时期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时期历史)    作者:admin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党的建设,在不同阶段,党的建设的重点也会不一样,所以今天主要简单的讲解一下在不同的时候,党的建设的内容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


      第4篇    构建和谐社会是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作者:admin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谐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和


      第5篇    商业贿赂的看法(商业贿赂的界定论文)    作者:admin

       上个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廉政会议,部署2006年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理商业贿赂”成为重点之一。要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坚决纠正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