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资料由中公网(www.offcn.com)专<?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家李永新老师提供,版权归中公网及李永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公网李永新解读申论考试“抽象概括”解题技巧——观点、思路、影响、原因等等的解题步骤及表述的基本形式第一步 概括各层次的含义第二步 分类归纳所谓分类归纳就是按照题目需要,同项合并、异项分类,对材料的各个层次进行合并整理。例如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的第二题要求“概述我国近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第三题的第一小问要求概括材料中反映的两种不同思路。同一个材料,因为要求概括的内容不同,分类归纳出的层次、内容也就截然不同。第三步 考虑字数,具体成文第一句话:综述题目中要求概括的问题观点、思路、影响、原因等等内容。综述的句子的详略要视具体情况来定,问题较为复杂就用一个长句完整表述,一个短句能表达得彻底的,一定要简洁明了。当然字数的安排也要视考生的文字表述来定。这些因素都是非常灵活机动的。例如:互联网是20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和迅速扩展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深深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精神层面。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具有两重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来说,它是把双刃剑。第二句话:分述观点、思路、影响、原因等等内容。例如: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助于我国经济、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交往行为的虚拟性等特征,网络安全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挑战。以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为例,概括出材料中关于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第一步 概括各层含义1、缓解和消除贫困仍然是中国今后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国于2001年5月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正式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其后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2.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扶贫工作初见成效,实践证明,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在国家的帮助和扶持下,摆脱贫困。 3.陕西是扶贫重点省分,2001~2003年扶贫工作成效显著。陕西省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增加他们的收入为目标,整村推进,全面抓好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外资扶贫和社会扶贫等项工作。提高扶贫地区人均占有粮食产量和人均纯收入,帮助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4.农民在市场竞争中不具有平等地位和自主权。农民缺乏生产自主权,政府经常强制农民种植指令性作物;农民没有休耕的自主权;极其分散的小农经济必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走向破产和衰落。 5.农民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乡镇体制的重构。乡镇体制改革的成败和农民自由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国家宏观制度的设计和创新。从国家宏观层面上来说,要统筹城乡发展,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普遍实行免费式义务教育。 6.要集中力量继续重点帮助贫困群众发展有特色的种养业项目;依*科技进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做到绝大多数行政村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做到大多数贫困乡有卫生院、贫困村有卫生室。 7.除了政府动用资源进行扶贫外,国家将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环保农业。把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要开展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8.农民没有制度化的权益表达渠道,也缺乏有效的司法救济,一些基层领导为维护自身权益,侵犯农民的权利。9.一位外国学者在谈到中国农民权利问题的时候,曾回顾了美国对黑人权利保护的问题。以此说明解决中国农民权利问题任重而道远。10.我国农民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双重的。广大农民工,为务工地城市做出了贡献,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同时,这些农民工所创造的价值也带回家乡,给家乡的经济发展以有力的支撑。 11.农民工推动了务工地的经济发展,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这减缓了政府的压力。所以应给予农民工合法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12.一位学者认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沟通城乡贸易,都是农民工完成的,许多犯罪活动也是农民工干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民工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 13.审计署进行扶贫资金审计发现:违反规定、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突出:不执行项目审批计划,随意变更扶贫项目和资金用途,另外,还存在挤占扶贫资金、账目不清等问题。第二步 分类归纳第一层 (1) 缓解和消除贫困仍然是中国今后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国于2001年5月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正式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第二层 (2—9、13 )帮助农村农民发展生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完善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三层( 10、11、12)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第三步 考虑字数,具体成文农民问题是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针对解决农民问题,缩减城乡差距,目前存在两种不同思路:第一,以国家扶持为主,完善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帮助农村农民发展生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相关文章:
第1篇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常规(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作者:admin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病情观察:1.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气味和量的变化,必要时留
第2篇 行测抓分题(行测抓分点) 作者:admin
我们即将迎来上半年省考,把握临门一脚尤为关键,那么在这最后时间想要提分,我们从哪里下手呢?公考资讯网带你考前“捞分”。行测分为5个部分,有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根据其难度和我们抓分的重要程度来看,如果我们想要将分数提到稳定到70+那么这三个部分一定要把握:1、片段阅读。2、逻辑判断。3、
第3篇 各个时期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时期历史) 作者:admin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党的建设,在不同阶段,党的建设的重点也会不一样,所以今天主要简单的讲解一下在不同的时候,党的建设的内容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
第4篇 构建和谐社会是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作者:admin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谐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和
第5篇 商业贿赂的看法(商业贿赂的界定论文) 作者:admin
上个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廉政会议,部署2006年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理商业贿赂”成为重点之一。要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坚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