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用针扎到手怎么办(用针扎手疼不疼)
- ·下一篇文章:重庆国税公务员待遇(重庆国税2020公务员报到)
杜甫常考诗(杜甫必考诗词)
【导读】
杜甫作为唐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常识文学部分经常考到,在这里总结归纳一下,可分为大家学习提供一种借鉴,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一、杜甫简介
杜甫,盛唐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今河南省巩义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或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二、常考诗句
(一)《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玄宗二十三年,杜甫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二十四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本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流露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的秋天,地点在夔州。当时诗人五十六岁,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几个月才到夔州。在夔州很困苦,身体也不好。一天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望见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三)《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元759年,杜甫结束了四年寓居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后称武侯祠。公元760年春天,诗人探访了诸葛武侯祠,便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诗人目睹国势危坚,自己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所以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相关文章:
第1篇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常规(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作者:admin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病情观察:1.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气味和量的变化,必要时留
第2篇 行测抓分题(行测抓分点) 作者:admin
我们即将迎来上半年省考,把握临门一脚尤为关键,那么在这最后时间想要提分,我们从哪里下手呢?公考资讯网带你考前“捞分”。行测分为5个部分,有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根据其难度和我们抓分的重要程度来看,如果我们想要将分数提到稳定到70+那么这三个部分一定要把握:1、片段阅读。2、逻辑判断。3、
第3篇 各个时期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时期历史) 作者:admin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党的建设,在不同阶段,党的建设的重点也会不一样,所以今天主要简单的讲解一下在不同的时候,党的建设的内容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
第4篇 构建和谐社会是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作者:admin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谐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和
第5篇 商业贿赂的看法(商业贿赂的界定论文) 作者:admin
上个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廉政会议,部署2006年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理商业贿赂”成为重点之一。要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坚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