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 > 面试经验

    重阳节相关文化常识(重阳节 文化)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23:55:39

    虽然“重阳节”刚刚过去不久,但是在我们每年的事业单位考试过程中,节日和节日习俗已经成为了考察的热点。在此,中公教育专门将重阳节的习俗和相关名人诗句为大家做了整理,希望大家不仅可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还能为事业单位备考积累知识点,做好准备。

    一、节日介绍: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节日习俗: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三、名人诗句: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5.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李白《九日龙山饮》

    6.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王勃《蜀中九日 》

    7.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8.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9.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0.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1.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论点句式(公务员考试论点论据)    作者:admin

       关注公务员考试网微信号:gjgwyorg,了解更多公考资讯!(一)创新治理模式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协商。支持……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加强


      第2篇    进与退议论文800字作文(进和退议论文)    作者:admin

       一、经典开头【开头1】排比式进者向前,退者向后,人们往往褒进者贬退者,以为退者不思进取,消极落后。其实并非全然如此。古时蔺相如不与廉颇争列,引车避匿,引病避朝,以大局为计而“退”,终得将相和之“进”;齐桓公


      第3篇    无敌多么寂寞什么意思(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作者:admin

       一、眼逻辑题暗藏杀机,在做判断推理题时,擦亮眼睛,看清楚提问方式!!!【例题1】研究显示,在115摄氏度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分别升高了22%、44%和53%,因此,加热时间越长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无法削弱上述结论的是()A.加热65分钟后,玉米抗自由


      第4篇    行政诉讼被告所在地管辖(行政诉讼地域管辖的一般规则)    作者:admin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和被告确认知识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在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和被告确认是最核心的考点,也是最难的两个考点。


      第5篇    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什么)    作者:admin

       作文题是多数公职类考试的必考题型。但是,很多考生最大的苦恼在于,文章即使是立意精准,框架完整,却只是一副空架子,写完开头,就盼着结尾,正文缺少内容的扩充。如何才能快速扩充文章,既能做到言之有物,又能提高作文分数?社会热点事例就是最好的方法。下面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就说说快速学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