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假言命题的错误选项分析怎么写(假言命题的错误选项分析)
- ·下一篇文章:2007年浙江省考(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中国古代治世和盛世(总结中国古代所有的治世和盛世)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小编带大家简单认识一下中国古代盛世时期,希望考生能够掌握。
夏朝:少康中兴(公元前1938-公元前1933年)
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相被敌对的寒促派人杀死。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促父子。在立足纶邑后,"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政治上重视人的因素,军事上重视谋略,实现了夏朝的中兴。
商朝:武丁盛世(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
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商国势达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复兴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来傅说等辅佐下,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举,衣食朴素,推进了商朝最鼎盛的时期。武丁在位时期,灭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荆襄,扩疆数千里。故史书将武丁统治的59年间(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称为"武丁中兴"。
西周: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时期,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称为“成康之治”。
西汉: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
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在汉朝统一王权的统治下,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采取与时代相应的统治政策,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因而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空前盛世。
西汉:汉武盛世
汉武盛世是西汉的全盛时期,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汉武盛世时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
东汉:光武中兴(公元25年-公元57年)
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 ,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谥号“光武”。他领导舂陵等义军,扫灭新国的王莽军队,延续汉业,成功地实现了东汉的兴盛。 在他当政的中、后期乃至明帝时期,出现了一个“马放牧,邑门不闭”、“四夷宾服,家给人足,政教清明”的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刘秀采取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隋朝:开皇之治(公元581-600年)
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局面。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发展生产,又攻灭了陈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同时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所以封建史学家称之为"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的,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了政府的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同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到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户口才有三百八十万,还不到隋朝极盛时的二分之一。
唐朝:贞观之治(公元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取得的盛世。唐太宗时期,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同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开元盛世(公元713-741年)
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开元年间的繁荣景象,自然是唐朝百余年来社会发展所积累的成果,但这与唐玄宗执政中前期的励精图治、任贤用能也是分不开的。
北宋:咸平之治(公元998年-1003年)
咸平之治,是指北宋宋真宗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出现的治世。宋真宗统治时期,勤于政事,任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人打理政事,政绩有声有色,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注意节俭,铁制工具制作技术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又引入占城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
南朝:元嘉之治
元嘉之治指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年号元嘉),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的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史称“元嘉之治”。元嘉之治开创了魏晋以来最好的社会局面,也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
明朝:洪武之治
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 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出现的治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
朱元璋即位后采取轻徭薄赋,恢复社会生产,确立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明朝:永乐盛世
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1421年,明成祖正式将明朝的都城迁到了北京。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在其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由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明朝:仁宣之治(公元1424年-1435年)
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仁宣致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明初社会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永乐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先后即位,是为明仁宗、明宣宗,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
他们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发展,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社会稳定,蔚然有治平之象,形成了明代早期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堪比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 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清朝:康乾盛世(公元1662年-1795年)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但因制度僵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无法长久。
康乾盛世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时期,学界对"康乾盛世"是否真的存在尚存争议,争议的原因:一方在用传统史学话语叙述,另一方则在用近代化全球视野叙述。
【真题巩固】
(2019·山东)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盛世”。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文景之治——汉朝
B.武丁盛世——商朝
C.康乾盛世——清朝
D.开皇之治——唐朝
正确答案是D。
【解析】
A项正确,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多年间里,继续奉行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使社会上呈现出一片繁荣富庶的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B项正确,商王武丁是商朝的第23代王,是商代后期功业最盛的君主。武丁在位期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空前的发展,达到极盛时期,史称“武丁盛世”。
C项正确,康乾盛世是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的国家治理局面。这个时期,清朝的统治处于全面的鼎盛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盛世。
D项错误,“开皇”是隋文帝的年号。开皇之治是隋文帝杨坚开皇年间所达到的繁荣安定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使国家统一安定、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繁荣,隋朝出现一段盛世。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命题推理公式(公务员命题推理讲解) 作者:admin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题目应该如何解答?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是一种重要题型,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介绍命题推理解题的两大方法。(一)文氏图法一个概念的外延可以用一条封闭的曲线来表示,直言命题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如下:1.当题干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依次分析出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全异关系、真包含
第2篇 城管直播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城市管理执法视频)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6月1日,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首次尝试网络视频直播。执法队员执法的同时,还有2名工作人员,各拿一部手机,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制,同时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并用文字进行注解,告诉网友执法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发生的一切。面对曝光,有商贩称不好意思,将改正行为。中原区执法局副局长张金坤称,网络
第3篇 申论贯彻执行各类题型(贯彻执行申论例题) 作者:admin
贯彻执行题因难度大、出题灵活,在青海公务员考试中颇受命题人青睐。如近几年青海公务员考试每套试卷的5道题中,有两道都是贯彻执行,每道题书写500字、分值20分,两道就是1000字、40分。可见,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那么该如何应对贯彻执行题呢?哪个环节相对重要,需要重点关注呢?华图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仔细审题审题中的
第4篇 海关总署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0海关总署拟录用公务员公告) 作者:admin
为满足全国海关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海关总署以及各直属海关将在中央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2011年度全国海关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全国海关招考职位要求具备本科以及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学历的,必须同时具备与该职位
第5篇 申论公文写作的一般格式要素有哪些(申论公文写作格式要求) 作者:admin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都是一种常考题型,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担心公文的写作格式问题,理论上来说,不同的公文文种,会对应不同的写作格式。但实际上,公文写作的格式在某种程度具有共通性。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公文的通用格式要素,大家在写作公文式,可以在通用格式要素的基础上,适当改动即可。一、标题公文写作要求考生写出来的内容必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