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申论范文(选调申论范文)
在申论的考试当中,申论文章写作一直都是各位考生在公务员考试当中的拦路虎。很多同学在写申论文章时感觉黔驴技穷。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各位同学素材积累较少,在写文章过程中没有丰富的事例对文章进行论证,同时由于缺少华丽的语句对文章进行修饰,就会造成申论文章空而无物,语言平淡缺乏亮点。正所谓,心中有乾坤,笔下有山河。由此可见,素材的积累对于申论文章写作是非常的重要。今天赵星老师就跟各位同学们来聊聊在“两会”中有哪些素材是可以为申论所用。通过对两会的了解,我们要将申论文章这只拦路虎变成纸老虎。
回顾历史,中国人民经历了从选择社会主义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进程,这也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是指1949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郑重的向全世界宣布新中国成立了。同年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李济深、郭沫若等44 人联名提出《请以大会名义急电联合国否认国民党反动政府代表案》,被称为“第一号提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浴血奋斗,那一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时期主要是指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以新的思想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完善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经济特区依法诞生,当时外媒惊叹“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那一时中国开始富起来了。
新时代是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增强民营小微企业“获得感”、治水要“一盘棋”。这时中国正走在强起来的大道上。
回顾过往我们看到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变化。我们应该为这样的变化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就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中,我们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我们的党和政府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滞,且用行为践行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来把握时政方向,积累规范的语言,提高申论文章的境界是提高申论文章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的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不但不能提高申论写作的水平,反而会感觉力不从心。因此我们要在申论的历年的考试当中来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以往申论考试所涉及领域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五大方面。所以赵星老师就和各位同学们从申论的视角来看看今年“两会”在这五大建设中重要体现。
在政治建设方面:历年的申论考试中涉及到政治建设并不多,但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个词语各位考生一定需要注意,分别是“放管服”和“好差评”制度。下面就对这两个词语分别跟各位考生进行介绍。
首先是“放管服”。“放管服”这个词语并不是第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其实早在2016年5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就已经提出。特别是在今年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政府效能。要正确理解“放管服”我们就要从其中每一个字进行了解。
所谓的“放”是指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所谓的“管”是指政府部门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所谓的“服”是指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将市场的事推向市场来决定,减少对市场主体过多的行政审批等行为,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放管服”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以优化服务提供便利和品质,真正实现了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简政放权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其次就是“好差评”制度。“好差评”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政务新词,全称是“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由此可见,“好差评”的提出要求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把政府服务水平的高低好坏,交给企业和群众来评判,既是对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充分尊重和信任,更表明了政府勇于改革、支持市场更好发挥作用的决心。
“好差评”制度就是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应时而生,让群众满意,让企业满意,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因此关于“好差评”制度和“放管服”我们不应将两者孤立看待,应该看到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经济建设方面:扶贫依然出现在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距2020年还有不到1年时间,要确保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2019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的一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出现了新的词语,比如“两不愁三保障”和“三区三州”。因此精准扶贫也是在申论复习中重要的素材积累。除了扶贫工作以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一全新的词语也要引起各位考生的注意,那就是“智能+”。在过去申论的考试中我们经常会看见“互联网+”的表述,大数据在生活中也并不陌生,但是首次出现的“智能+”就显得格外耀眼。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慢慢走近了中国人民的千家万户,智能化也在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不断提高这人民的幸福感。不论是扶贫工作还是“智能+”,实业兴国也是政府经济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命题推理公式(公务员命题推理讲解) 作者:admin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题目应该如何解答?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是一种重要题型,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介绍命题推理解题的两大方法。(一)文氏图法一个概念的外延可以用一条封闭的曲线来表示,直言命题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如下:1.当题干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依次分析出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全异关系、真包含
第2篇 城管直播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城市管理执法视频)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6月1日,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首次尝试网络视频直播。执法队员执法的同时,还有2名工作人员,各拿一部手机,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制,同时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并用文字进行注解,告诉网友执法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发生的一切。面对曝光,有商贩称不好意思,将改正行为。中原区执法局副局长张金坤称,网络
第3篇 申论贯彻执行各类题型(贯彻执行申论例题) 作者:admin
贯彻执行题因难度大、出题灵活,在青海公务员考试中颇受命题人青睐。如近几年青海公务员考试每套试卷的5道题中,有两道都是贯彻执行,每道题书写500字、分值20分,两道就是1000字、40分。可见,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那么该如何应对贯彻执行题呢?哪个环节相对重要,需要重点关注呢?华图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仔细审题审题中的
第4篇 海关总署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0海关总署拟录用公务员公告) 作者:admin
为满足全国海关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海关总署以及各直属海关将在中央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2011年度全国海关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全国海关招考职位要求具备本科以及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学历的,必须同时具备与该职位
第5篇 申论公文写作的一般格式要素有哪些(申论公文写作格式要求) 作者:admin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都是一种常考题型,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担心公文的写作格式问题,理论上来说,不同的公文文种,会对应不同的写作格式。但实际上,公文写作的格式在某种程度具有共通性。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公文的通用格式要素,大家在写作公文式,可以在通用格式要素的基础上,适当改动即可。一、标题公文写作要求考生写出来的内容必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