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在城市立足(在城市中成长)
- ·下一篇文章:教育减负申论范文(教育减负时评)
心中有度下一句是什么(心中有pi)
作为行测言语理解的重点题型,片段阅读一直是令很多考生捉摸不透的一种题型,而片段阅读的难点是主旨题,只有整体把握行文脉络,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文段的主旨句或核心观点,明确作者意图。很多考生疑惑自己在做主旨题时,总是会“巧妙”地避开正确选项,选错了答案。其实,这是没有把握好提炼主旨的“分寸”,一些不需要推测的题目,考生往往会过度推断,而一些需要推测的题目,考生却又不敢贸然去推测。所以出现了这种捉摸不定的情况。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就来探讨下这个问题,以帮助更多的考生找到心中的“度”!
【例题1】城墙是古代城市的标志,也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独特角度。对中国城墙的描述,自古以来就大量出现在正史、方志、文学作品或绘图绘画中,并且是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等多门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这说明城墙并非一堵“墙”那么简单。可以说,每一座古城墙,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每一块城砖、每一座城门、每一段护城河,都是这本大书中的一行一页。面对如此厚重的中国城墙,我们当心存敬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应对古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予以重视
B.古城墙的文化价值远高于其商业价值
C.亟须对现存的古城墙开展保护和研究
D.城墙为研究城市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文段前三句介绍了城墙的历史价值,最后引出观点:面对如此厚重的中国城墙,我们当心存敬畏。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应重视古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对应A项。B项,文段并没有将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进行比较,排除。D项是文段首句的介绍,并非文段重点,排除。这两个选项比较好排除,部分考生纠结的是A、C项,觉得C项是一个对策,说法也挺符合常理,A项又更加符合原文的说法,到底要不要往前“推测”一下呢?一时间考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们要仔细观察一下这一文段,文段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古城墙很有价值,但并未涉及古城墙遭到破坏,需要保护这样的观点,因此C项是过度推断了。由此可知,如果文段中直接给出观点,只需对观点进行同义转述即可得到主旨,不需要做“推断”。
如果这一文段介绍古城墙遭到了破坏,而且目前还没有开展保护和研究,那么选C就更合理一些。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通过下面例题进一步进行说明。
【例题2】在大数据时代之前,人们做出决策和构建制度,大多建立在匮乏的数据基础上。简单地说,在过去网络还不甚普及的时候,人们在做出一些决策行为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凭借个人经验和直觉。而现在,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将更加现实和准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我们手头上仅有的一些数据都是相对准确的,有参考价值的。而大数据由于信息量更多更大,信息品质参差不齐,并非所有数据都有参考价值,相对过去来说,这些数据更加杂乱。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大数据使得科学研究更加便捷和准确
B.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
C.不同时期数据的准确性存在着巨大差别
D.应注意信息品质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影响
【中公解析】本题正确答案D,文段前两句指出在大数据时代之前,人们做出决策和构建制度大多缺乏数据基础,更多的是凭借个人经验和直觉,第三句转折指出大数据时代来临后,大量的数据分析结果更加现实和准确。第四句在前文基础上转折,指出过去的数据是相对准确的,第五句继续转折,指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量大,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杂乱,并非所有数据都有参考价值。通过分析可知,文段先介绍了大数据的重要性,后又介绍了大数据存在的缺陷。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解决这一缺陷,即要注意大数据时代信息品质的差异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影响。A项,文段并未提及“科学研究”,排除。B项,“决策过程更加科学”为文段非重点,排除。
此题,部分学员会纠结C、D项,认为C项是对文段的总结概括,D项提出一个对策,一时间不知选择哪个更好。那么大家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分析问题呢?仅仅是为了说明问题存在吗?肯定不止于此,作者是希望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像这种文段中分析了问题,我们是可以适当“推断”的,只要这一“推断”能够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即可。而此题中D项就是对文段问题的解决办法,故选D项。
当然,这里所讲的“推断”并非让大家随意推断,而是有章可循的。考生要明晰,文段中给出明确观点,不需要“推断”,否则容易跳入过度推断的陷阱;文段中未给出明确观点,存在问题描述,可以适当“推断”文段的隐含信息,如果此时还按部就班地不敢“推断”,也容易选错。
总之,广大考生要了解以上两种文段特征,在做题时仔细分析文段行文脉络,把握好“度”。平时复习中多多整理总结,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做到有的放矢,最后才能收获硕果!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命题推理公式(公务员命题推理讲解) 作者:admin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题目应该如何解答?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是一种重要题型,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介绍命题推理解题的两大方法。(一)文氏图法一个概念的外延可以用一条封闭的曲线来表示,直言命题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如下:1.当题干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依次分析出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全异关系、真包含
第2篇 城管直播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城市管理执法视频)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6月1日,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首次尝试网络视频直播。执法队员执法的同时,还有2名工作人员,各拿一部手机,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制,同时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并用文字进行注解,告诉网友执法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发生的一切。面对曝光,有商贩称不好意思,将改正行为。中原区执法局副局长张金坤称,网络
第3篇 申论贯彻执行各类题型(贯彻执行申论例题) 作者:admin
贯彻执行题因难度大、出题灵活,在青海公务员考试中颇受命题人青睐。如近几年青海公务员考试每套试卷的5道题中,有两道都是贯彻执行,每道题书写500字、分值20分,两道就是1000字、40分。可见,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那么该如何应对贯彻执行题呢?哪个环节相对重要,需要重点关注呢?华图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仔细审题审题中的
第4篇 海关总署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0海关总署拟录用公务员公告) 作者:admin
为满足全国海关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海关总署以及各直属海关将在中央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2011年度全国海关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全国海关招考职位要求具备本科以及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学历的,必须同时具备与该职位
第5篇 申论公文写作的一般格式要素有哪些(申论公文写作格式要求) 作者:admin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都是一种常考题型,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担心公文的写作格式问题,理论上来说,不同的公文文种,会对应不同的写作格式。但实际上,公文写作的格式在某种程度具有共通性。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公文的通用格式要素,大家在写作公文式,可以在通用格式要素的基础上,适当改动即可。一、标题公文写作要求考生写出来的内容必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