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知识是什么意思(反刍教学)
高考语文复习向来因为其包罗万象、头绪繁多而令人望而生畏,学生一旦捧起语文书来总觉得老虎吞天、无从下口,所以复习效率普遍较低。大家对自己的语文复习总显得底气不足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因此而忽视语文复习显然是不明智的。问题的关键是不少同学对语文复习不得要领,其实,只要将力气用在刀口上,那么你的语文高考成绩肯定会有很大的起色。
一、重视基础积累
许多知识概念不作为考试要求,高考复习也不必在概念方面多费时间,识记类题目,如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甚至包括课外古诗文名句,没有必要作为复习重点加以系统整理。这方面的很多知识有赖于多年来的长期累积,不能指望高三阶段进行恶补来完成,这样做的结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所以,不妨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课内背诵篇目都必须做到烂熟于心,而且保证书写无误。
2、必要的诗词曲常识,比如诗歌的押韵、体裁、题材、对仗、典故、语言风格等要有所知晓,能够辨识。
3、掌握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侧面烘托、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是常见的考题,这些概念切忌张冠李戴。
4、必要的文言知识积累。包括一定量的实词、常见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倒装句式等等,要做到能够识记、辨识与运用。
二、养成“反刍”习惯
阅读题最主要复习任务就是将自己平时的练习错误加以整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这种方法说来简单,但真正落实到实际学习中并不容易,很多学生忙于应付高三大量的作业,到处奔波家教补课,却无法静下来自我反思。结果,很多应该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成了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复习效率低不仅由于学科特点,也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如果你也尝试“反刍”的话,请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细读文本。
无论日常练习与考试,很多失误是由毛躁造成,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回答,这是语文考题的一般要求,不能置之不顾。不认真审题,不细致阅读文本,想当然答题,匆匆地落笔,结果造成无谓的失误。所以,要调整好自己的考试心态,做阅读类试题时有可能遇到信息陌生度较高的文本,有些同学可能产生焦躁情绪,其实,很多试题只要你静下心来细读原文,根据你所读懂的内容推测读不懂的内容。不难理出头绪,找准答案。
2、吃透考纲、考点。
只要平时能有意识地将每一道试题与考纲中的考点对应起来分析,形成习惯就会分辨这道题的考点所在,那么,也就知晓自己在哪些题型、哪些考点上相对薄弱,才能真正有目的地去强化巩固,否则,盲人摸象,做无效重复操练,不能抓住问题要害,只能使自己愈加急躁。
3、梳理答题思路。
高考阅读题一般而言总有它的答题思路所在,这是复习训练的常规动作,一般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聪明的学生应该更进一步,明辨不同题型的答题要求及答题思路,当你看到开头段的作用时,你就想到可能的答案是:“总起全文”、“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作铺垫”;明白题干中“目的”、“意图”与“主旨”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在文中的意思”不同于“表达作用”等;经常捕捉你答题中遗漏或者不足之处;对吃不准的问题要尽快解决;要善于发现老师讲课内容的不足与参考答案的破绽。这样的自我梳理才是一种主动学习的策略,也是最高效的复习策略。
三、充实你的作文
有人说作文无法复习,这种观点固然有道理,因为作文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长期养成的结果,但是,如果因此忽视作文的考前准备那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过程,见效是比较慢的,但是要把一篇文章写得好一些,比如内容充实一些,思路清晰一些,将自己的作文成绩提高一个档次也不是什么难事。写作基础差的考生尤其要重视考前准备,平时作文水平平平的考生没有充分准备就别指望高考中有理想的发挥。
1、重视审题训练。
现在高考都是以材料作文为主,一旦审题失误,则损失惨重。所以,审题过程中要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不要受材料中的枝节问题所干扰。为了防止偏题,还有必要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文章展开部分首先就要对原材料作理性分析,在行文过程中反复扣题(也即反复照应原材料中“关键词语”)
2、要养成不断积累作文材料的习惯。
所谓作文的新,就一般考生而言,很难在立意、语言、构思方面出新,而是材料的推陈出新。要对已有材料分门别类调整归档;拓展选材范围,不要局限于名人轶事、名人名言,还可以增加自然现象、谚语成语、精彩片段,不断充实新颖的材料;要有温习的习惯。还要你积累的作文材料尽可能用到写作中去,充实你的作文内容,没有运用材料的习惯,不会调动你的积累,进了考场也激发不出你运用新材料的意识;即使你已经熟记的新颖材料,也要尝试用更好的语言来表述,使文章显得更鲜活。
3、熟练掌握一种作文思路。
最好的办法是收集自己以往写得较为满意的作文 (也可以借鉴他人作品),选取你最擅长的行文思路,如由自然到人生、由历史到现实或者分论点的写法等,思路越简洁、越便于操作越好。在此基础上进行编写作文提纲的训练,得以强化巩固。
4、修改以往所写作文。
永远不要满足自己的写作水平,尤其是自己感到比较满意的作文,就应该思考:这篇作文还能增加什么内容?哪些地方写得还比较勉强?如何使说理更透彻一点,更夺人眼球?不是说这样的文章可以直接套到高考作文中,而是帮助你累积起写成好作文的经验,举一反三,能够迁移到高考作文之中。
总之,我希望考生重视语文高考复习,删繁就简,有的放矢,针对自己薄弱环节下功夫,切实提高复习效益,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