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三化学实验题得分技巧和方法(高三化学实验题得分技巧与方法)
- ·下一篇文章:瞪羚企业是指(瞪羚企业有什么意义)
我国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发生在几几年(南方地区低温冻害)
“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试题设计
四川省兴文县第二中学 李春林
背景材料:2008年元月中旬到二月初,一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范围很广,持续时间很长,强度之大、灾害之重为历史罕见,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这次雪灾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
①破坏生物多样性②破坏通信、电力设施 ③危害人体健康
④推翻船只 ⑤使南方河流出现春汛 ⑥阻碍交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2.此次南方雪灾比以往北方雪灾造成的损失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 B.南方没有足够的应急设施
C.南方人口更稠密 D.南方多河流,水汽更充足
3.在初冬或冬末初春,人们可以看到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很冷的电线、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就凝结成冰了,于是电线变成了粗粗的冰条,地面上也积了一层薄薄的冰,这就是冻雨。下列四图表示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分布,其中最能反映出南方这次冻雨形成的是( )
4.为了快速地统计这次南方受灾面积,则应该借助(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
5.南方的交通运输系统在这次雪灾中受到了严峻考验。下列运输方式中,在这次雪灾影响下承担长途运送旅客数量最多的是( )
A.航空运输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 D.内河运输
6.在雪灾期间,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南北方的昼长差异在缩小 B.舟山渔场的鱼以墨鱼为主
C.圣地亚哥正值温和多雨季节 D.华北平原士壤开始返盐
二、综合题
右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示意图”。图中区域2008年遭遇特大雪灾,和相邻的南部省区相比,A、B两省降雪的强度大得多。
1.这次雪灾受影响和损失最严重的部门有哪些(至少答4个部门)。
2.列举图示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途经A、B两省的南北铁路干线分别是哪两条?
3.请从下垫面这一角度分析A、B两省降雪的强度比相邻南部省区更大的原因。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C 6、A
二、综合题
1.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信设施、旅游业、农业;
2.水土流失和酸雨; 京广铁路、京九铁路
3.A、B两省及其北部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众多,水汽充足;A、B两省大部分位于南岭以北,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冬季风的影响大。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