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自考

    历史题预测可能一半多出自这18个专题答案(历史题预测可能一半多出自这18个专题吗)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4 15:01:14

    4.自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了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近代化的重任。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而为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5.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革命胜利后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总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五"期间我国建立了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这些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世界主要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差60年~70年。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93年我国银河Ⅱ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2003年10月我国"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这些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距离世界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大约20~40年。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世界先进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在逐步缩短。

    由此我们得到的认识是:

    ①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前提是民族独立。

    ②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走改革开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十二、有关东北问题

    1.近代中国东北,长期受到俄国和日本的侵略。

    1858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1860年沙俄通过《北京条约》

    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3.1894年甲午战争中

    一路日军从朝鲜渡过鸭绿江入侵中国,占领九连城;另一路日军从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占领大连、旅顺,在旅顺对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4.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把辽东半岛割给日本。割辽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利益,三国出面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5.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6.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进行

    战后俄国与日本分别控制中国东北的北部和南部。

    7.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军阀割据时期

    东北地区由日本扶植的军阀张作霖控制。

    8.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炮轰东北军大营,攻占沈阳,不到半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

    9.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为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10."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大批干部去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周保中和李兆麟。

    11.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出兵中国东北,给70万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举行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12.1948年9-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地区解放。

    13.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已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

    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鞍山无缝钢管厂。1963年开始建设大庆油田。

    十三、台湾问题

    1.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2.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

    3.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省。

    5.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及附近岛屿,割给日本。

    6.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7.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

    8.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十四、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史上,共产党根据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三次工作重心转移的决定。

    1.由城市转向农村:

    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三次武装起义使我党逐渐认识到夺取城市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只有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文家市会议决定进军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始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

    2.由农村转向城市:

    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提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时期。

    3.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文革"十年动乱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五、党史上的重要会议

    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纲,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2.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

    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

    1937年秋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4.1945年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这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5.1956年秋,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的总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

    6.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7.1982年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

    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

    大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

    大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10.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

    大会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十六、整风运动

    1.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达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2.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当时整风、反"右"都是必要的。然而,党中央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反"右"斗争扩大化了。这就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

    3.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为党的指导方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十七、党史上重大挫折及其纠正

    在中国革命建设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党的工作曾出现多次挫折和失误,但是我们党总是能实事求是地不断纠正失误,使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始终保持前进的总趋势。

    1.1923年初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说明在革命力量小的情况下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改变工人阶级孤军奋战的局面。同年召开中共三大,制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2.1927年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的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1958年中央提出忽视客观规律的总路线,党又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庐山会议,错误地开展对彭德怀等人的批斗,"左"倾错误进一步扩大。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初步纠正"反右倾"运动的错误。

    5.1966年夏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十年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对刘少奇同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71年党中央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1978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纠正了一大批冤假错案。1980年中央为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

    十八、近代经济形态的演变

    1.鸦片战争后

    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中国经济开始由封建自然经济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疯狂地瓜分世界,抢占世界市场,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最终形成。

    2.洋务企业:

    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由国库支付开销,以政令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因此军事工业是历史上封建官办企业的延续,而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3.民用工业有私人投资、有新式工人和劳资关系,但又受封建官僚制度的束缚,因而包含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

    这种企业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中国近代官僚资本主义的最初形式。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5.中国官僚资本主义: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建立了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垄断工业,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商业上实行专卖,并独占全国金融,到1941年底,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解放战争期间,军费激增,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新中国成立后官僚资本被没收,归国家所有,建立了国营经济。

    6.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经济活动:

    1927年决定开展土地革命。1931年制定"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路线,把发展农业放在第一位。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耕者有其田"制度。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