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考改革上海方案(上海宣布高考改革失败)
- ·下一篇文章:北京高职自主招生简章(2021年北京高职自主招生学校)
高考历史英国所有知识点(西方国家概况英国)
点击查看:2020高考历史西方国家知识点汇总
英国
一、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表现:①手工工场建立并得到发展;②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2)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②圈地运动的推行;③海外贸易和海外掠夺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和成长(有共同利益)①资产阶级构成: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②新贵族构成:牧场主和农场主、兼营工业和商业3、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的专制统治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相信“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触犯资产阶级利益;4、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同国王展开斗争5、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二)过程1、革命爆发:1640年11月新议会的召开①目的: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②斗争:国王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得到群众支持。③意义:揭开革命的序幕。2、内战爆发;议会军和王军著名人物:克伦威尔;战役:纳西比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3、处死国王:1649年1月4、革命高潮:成立共和国(1649—1653年)①克伦威尔掌握大权,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②建立护国主政治: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①背景:克伦威尔死后,政局动乱。②目的:保护革命成果。③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④政策:实行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6、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1689年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英国王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三)结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目的:限制王权;2、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3、影响: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四)意义1、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二、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一)海上霸权的建立1、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96页的图片)
(二)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1、17世纪以后走上殖民争夺的道路,相继打败荷兰、法国。2、从事罪恶的三角贸易,并成为主要经营者。3、在亚洲,东印度公司进行海外殖民和掠夺,印度成为英国最大的殖民地。4、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
三、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英国的工业革命(一)背景: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2、资本:资产阶级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3、劳动力: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4、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5、市场:(直接原因):市场需求的扩大。(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二)进程1、时间: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今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
②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③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
2、生产手段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
②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三)重大发明1、纺织:珍妮纺纱机;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3、交通运输: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美国人富尔顿)
(四)影响:(对英国)1、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号称“世界工厂”,很快成为世界霸主。2、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3、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1836 -- 1848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四、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丧失了19 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最大的殖民帝国地位引起了新兴的德国的强烈不满。
五、一战到二战期间的英国(一)一战前1、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组成英、法、俄协约国集团。
(二)一战后1、成为战胜国,是巴黎和会的主宰国之一,虽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世界第一位,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美国一战后代替欧洲,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围绕争夺世界霸权,英美之间的矛盾成为,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结果,国联由英法控制,说明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掌握世界霸权。2、对外政策:大陆均衡
(三)二战前:30年代执行绥靖政策①目的:保住既得利益,祸水东引。②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③表现:慕尼黑阴谋;奇怪战争;④影响: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30年代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失败。⑤放弃: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对德采取强硬政策。
(四)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①英法敦克尔刻大撤退,不列颠之战,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② 1942年初,与美国,苏联等国家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③1944年6 月,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④1945年初,美、英、法军队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⑤参与二战中的四次国际会议。
(五)二战后1、衰落,初期唯美国马首是瞻;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加入北约组织。2、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欧洲共同体的成立,70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
六、其他1、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物及其成就
①戏剧家莎士比亚;
②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
2、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1)概念:指英国为维护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2)实施:
①联合抗法:组织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帝国,重新确立英国的霸主地位。
②联法抗德:20世纪初与法、俄结盟,对付德国;
③扶德抑法: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后,不与法国结盟,用德国牵制法国。
④纵德反苏:二战前,英国联合法国共同纵容德国侵略,企图将矛头引向苏联。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