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考临场发挥技巧(高考临场20招)
- ·下一篇文章:克服高原现象的方法与措施(如何克服高原期现象)
高三化学复课备考计划(高三化学备课)
高三的总复习阶段,我们往往感到最棘手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概括、深入与创新。既要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又要在扎实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掌握解题技巧,进一步提高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这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全方位检验。因此,如何上好高三化学复习课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认真探讨的一大课题。本人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教学方法多样化许多物质之间的反应都是在加热或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而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越快。比照教学,也有类似现象,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教师如再给一定的“温度与催化剂”就能激发学生释放出潜在的能量,就能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产生第二次飞跃而进入新的意境。这外界条件“温度与催化剂”就是我们教师的自身素质、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手段。第一轮的复习,我们一般都是进行章节复习。抓住课本的知识点,紧扣每章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以达到大章内容的综合与提高。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单纯的照课文复述一遍,炒一回冷饭虽然也能起到对知识点的回顾与落实,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陈旧化、单一化会感到枯燥厌烦,上课反应冷淡,无精打采,甚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课不爱听。学生的这种低落情绪往往搞得教师心里也不是滋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观念要改变,彻底摒弃旧的教学思想,打破传统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新的角度积极探讨激发求知欲,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近几年来,我对这方面比较重视,在备课中,对每节课的安排都经过精心策划与设计,尽量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元素化合物这部分,内容、形式相似化,基本上都是由单质→氢化物→氧化物→相对应的酸或碱→盐这样一条主线展开,织成一张网。其实这张网织得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为了把这张网织得五彩缤纷,我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展开:“氯及其化合物”这节课我以提问式推出:1、氯气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吗?请举例说明它们的不同点;2、从原子结构特点说说氯气主要有哪些性质?3、氯气在氢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产物具有什么性质?4、实验室如何制备氯气和氯化氢?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热烈讨论导出了氯气、氯化氢、盐酸盐相互间的关系,清楚了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规律。“硫、氢化物、氧化物”的复习课中,我推出了一个实验题:请同学设计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具有还原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及尾气吸收的实验。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同时我在讲台上放了许多仪器,请两位学生演示。这两个实验题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然后我进行归纳,很自然地引出 相互间的知识网络。学生通过练习,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以上我所举得例子,课堂效果很好,双边活动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是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围绕问题展开探索、思考和讨论,从而使基础知识进一步巩固与提高,达到了我们复习的目的。二、去繁取简,掌握解题技巧高三复习课中除了重视“双基”落实,还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化学习题的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理论教学的复习和巩固。由于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精选例题,选择有普遍指导意义典型的习题进行示范讲解。在讲解习题中,最关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形成解题思路,找出简捷的解题方法。其中我觉得更要突出因“题”制宜,抓“特”巧解的训练。许多习题均有多种解法,通过这些类似习题的示范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明捷性。养成避繁取简的解题习惯。同时,使学生更加明确任何题目总有其特点或特征,只要能善于敏锐地抓住特有条件,运用特殊的解题技巧,就能快速而简捷地获取正确答案,这是高考取胜的关键。三、培养能力,调整复习总体安排去年开始,全国已有4个省开始试点“3+x”的综合高考模式。我们浙江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适应这一高考改革,我们的教学策略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而教学安排的调整,应基于“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立志”的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的观点。在高三总复习的全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往的复习大多是采用“一纵一横一综合”三轮复习法。第一轮的章节复习只是把已学知识简单地梳理一遍,第二轮进入知识块的复习,建立知识网络,第三轮是综合训练,知识的应用。这样的安排,对“双基”的落实较为有效,但对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回答“为什么”“怎么办”往往效力不强。对此,我认为高三第一轮的章节复习应采用“纵横交错,网络综合”的方法,即要落实双基又要体现化学学科思想和知识的相互联系。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主干,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及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各学科各知识点的渗透与交叉。穿插难度适宜、比较灵活、思考性强的框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以借助于所创设的问题情景,拓展问题空间,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得到较全面的培养与发展。第二阶段,应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考题的特点进行专题性的教学,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按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联系,再划分若干个专题。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和离子共存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生活中的化学环境保护、如何答好简答题、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化学计算的几种类型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的观察与设计、信息给予题的解答……进行专门指导,在第一阶段分散复习的基础上再分类、归纳、总结和提炼,建立知识的关联点,能力的增长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及规律,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接着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综合训练和模拟测试。综合训练题、模拟测试题不宜过多,以练活学生的思维,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率锻炼临场应考、应变的能力为适宜。教师在讲评时抓重点,只讲那些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知识点。在问题中找出存在的缺陷加以补缺。同时,应适当地加入有关跨学科的综合题以适应“3+x”综合考试的要求,加强本学科与物理、生物的有机联系,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科目的改革虽刚开始,但已体现出学科内综合逐步向跨学科综合的趋势。今后对“3+x”这一全新的课题要作更深层次地探究。高三化学的复习课是高中化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挥“教与学”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上认识十分粗浅,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更佳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模式。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