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生物热点:生物教材常规实验一、考情分析实验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探究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在选择题中经常结合教材重点实验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在简答题中也会结合教材重点实验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的能力。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教材试验总结如下新教材实验区必修本的实验在高考大纲中一共列出了以下19个:《分子与细胞》(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09广东卷6)(09江苏卷21)(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09上海卷19)(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2008年广东,生物,5题)(09广东卷5)(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008年江苏,生物,33题)(2008年上海,生物,20题)(09广东卷31)(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壁分离和复原(09江苏卷30)(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008年广东,生物,37题)(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008年江苏,生物,4题)(09福建卷1)(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008年江苏,生物,31题)(09江苏卷11)(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2008年江苏,生物,29题)(2008年上海,生物,25题)(09广东理基42)(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遗传与进化》(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09广东卷27)(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09广东卷7)(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稳态与环境》(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2)模拟尿糖的检测(2008年广东,生物,35题)(2008年,全国,理综1,1题)(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09广东卷15)(09江苏卷19)(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09江苏卷24)(5)探究水族箱(鱼缸)中群落的演替二、考点分析常规实验是教材中规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几个实验。通过常规实验的学习,关键是要掌握生物学科基本的实验设计思想,基本的实验方法及一般的分析方法。对教材中常规实验的考查一般为:1、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的分析和解释例1、(09广东卷)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 检测试剂 | 预期显色结果 |
① | DNA | 甲基绿 | 红色 |
② | 脂肪 | 苏丹Ⅲ | 橘黄色 |
③ | 淀粉 | 斐林试剂 | 蓝色 |
④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A. ①③ B.② ③ 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DNA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且斐林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选D项。2、对实验步骤及实验顺序的分析和解释例2、(09广东理基4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答案:D解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先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裂中的细胞,再移至视野中央,转换成高倍镜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看到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3、对实验设计中对照实验的分析和解释例3、(09海南卷)14.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实验组 | Ⅰ | Ⅱ | Ⅲ | Ⅳ |
处理 | 种皮完整,25℃蒸馏水浸泡24h | 机械破损种皮,25℃蒸馏水浸泡24h | 种皮完整,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24h | 机械破损种皮,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24h |
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仅做Ⅰ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B.仅做Ⅰ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C.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D.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答案:C4、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例4、(09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基本实验的现象考查。A选项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糖、麦芽糖、葡萄糖。蔗糖不是;B选项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D选项常温条件下,DNA(脱氧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5、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例如显微镜)例5(09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①目镜10× ② 物镜10×③目镜16×④物镜40×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D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三、模拟练习1、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2、下表为学生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请据表分析,如要探究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的哪些试管?
试管 | 内容物 | 条件 |
1 | 1mL10%鸡蛋清溶液+1mL清水 | 35℃—38℃水浴 |
2 | 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 | 35℃—38℃水浴;pH=5 |
3 | 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 | 35℃—38℃水浴;pH=9 |
4 | 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 | 4℃水浴;pH=9 |
5 | 5mm×5mm毛边纸+1mL胰蛋白酶 | 35℃—38℃水浴;pH=9 |
6 | 5mm×5mm毛边纸+1mL纤维素酶液 | 35℃—38℃水浴;pH=5 |
A. 4 和 5 B. 2 和 3 C. 5 和 6D. 1 和 23、下列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及结果,通过分析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步骤 | 方法 | 观察结果 |
1 | 常温下自然分解 | 氧气泡少而小 |
2 | 常温下加Fe3+ | 氧气泡稍多而小 |
3 | 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 | 氧气泡多而大 |
4 | 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 | 同自然分解一样 |
①酶的催化条件具有温和性 ②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 ③酶的催化对象具有专一性 ④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将一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你认为这3个细胞(均为正常的活细胞)在未放入蔗糖溶液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A﹥B>C B.A<B<C C.B>A>C D.B<A<C5、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B.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C.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D.图(一)中B浓度大于C的浓度6、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不产生气泡,乙产生气泡B.甲产生气泡,乙不产生气泡C.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D.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7、用新鲜的大豆绿叶进行如右图装置的实验,装置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图中左边的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分析D处的气体成分,最可能是A.O2量多于B处B.O2量与B处相等C.无CO2和O2D.CO2量多于B处8、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9、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10.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一)实验原理:A.
__
_
; B.
_。(二)材料用具: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唾液稀释液、碘液等。(三)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各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②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同时放入37℃、沸水、冰块中保温5min;③
;
④
。请回答下面问题:(1)在上面的空白处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并补全实验步骤。(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
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
_ _(至少写出二点)。(3)步骤②与步骤③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______
_____
__ 。(4)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中,
号试管起对照实验的作用;该实验一般不用斐林试剂检测,因为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
,这将干扰实验的
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11、(09江苏卷)(7分)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③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需要的细胞是活细胞,因此不能加热;硝酸钾浓度过高也会使细胞死亡,不再发生复原;不再发生复原的细胞说明是死细胞,不再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将细胞置于清水中,由于细胞壁的作用,细胞吸水涨大但不会破裂。2、【答案】B【解析】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必须保证一要有对照,二是要有适宜的温度,三是PH的不同。只有2 和 3符合条件。4 和 5中有两个变量,一是温度,二是底物不同;5 和 6也是有两个变量,一是PH,二是酶不同;1 和 2同样也有两个变量,一是酶的有无,二是PH的不同。3、【答案】D【解析】分析方法的不同,通过1、2、3常温下的自然分解、Fe3+、鲜肝提取液氧气气泡的多少比较,从而得出高效性的结论。通过常温与煮沸的鲜肝的比较,可以得出高温使酶活性失活。但本实验无法得出酶的专一性的结论。4、【答案】A【解析】活的植物细胞可以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原因是有相当于半透膜的原生质层以及膜2侧有一定的浓度差。依据这一点可以比较出细胞液的浓度和外界蔗糖的浓度。C为失水,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内大,B刚好发生质壁分离,A没有发生变化或者认为是吸水。故浓度关系为A﹥B>C 。5、【答案】A【解析】从图二分析可以看出,最终的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H1>H2。即进的水分子数目多于出来的水分子数目,最终达到平衡,C 选项就是说的最终达到平衡。从液面的高度也可以判断出B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在相同的时间内进出的水分子速度肯定B中对于C。6、【答案】C【解析】据题中图解可知:线粒体可利用丙酮酸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CO2生成;叶绿体在图中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有O2生成,故C项正确。7、【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空气流经装置的方向是A→B→C→D,空气在进入B处前经过NaOH溶液,CO2被全部吸收;在C处叶片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因此D处的气体成分与B处比较,CO2增多、O2减少,故D项正确。8、【答案】B。【解析】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呈紫色,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在低倍镜下完全可以看清楚。此题把必修一中的四个学生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以及观察DNA和RNA在在细胞的分布,综合进行考查,难度较大。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在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后,观察其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此时应再注射葡萄糖溶液,以进一步证实刚才出现的确实是低血糖症状。10、【答案解析】(1)实验原理: A: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显色; B: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量,滴加碘液根据是否有蓝色出现及蓝色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实验步骤:③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唾液,摇匀后放置在各自的温度下保温5mi④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2)酶的活性 淀粉溶液的浓度和体积、酶溶液的浓度和体积、PH、反应时间、实验操作顺序等 (3)不能。 因为调换顺序后,2号与3 号试管中的淀粉也会被水解(4)1号试管 水浴加热 自变量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就是要注意实验的顺序,必须将底物或者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等温处理处理,然后再将底物与酶均匀混合。本实验中因为温度是自变量,所以PH、所加底物、酶的量及鉴定的试剂的量则为无关变量,为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必须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11、答案:(1)①③(2)①无色、绿色 ②红色、绿色③改变光圈大小 调节反光镜(电光源亮度)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的实验是相关知识。(1)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由于发生质壁分离,A处为蔗糖溶液,为无色。B处为细胞质有叶绿体显绿色。③要看的更清晰需要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电光源亮度),高温下使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