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税收的知识点(经济生活税收)
必修1《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教案(02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九课 征税与纳税
【考点扫描】
了解 税收的含义 理解 税收的基本特征
理解 个人所得税 了解 税收的作用
了解 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理解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知识梳理】
一、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了解)
(1)税收的含义:以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与财政收入: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3)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4)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释疑解惑]1、参与税收立法和政策制定的机关有哪些?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及财政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等
2、国家的税收征收机关有哪些?
国家税务总局及其在各省、市、县设立的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
[例题1](05广东卷)11.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诸如国防、治安、消防等各种公共物品,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无法得到充分提供,必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加以解决。提供公共物品所需费用的主要来源应该是 C
A.社会募捐 B.个人捐款 C.政府征税 D.群众集资
2、税收的基本特征(理解)
(1)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区别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①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②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
代价。
③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2)三者关系: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释疑解惑]1、税收的固定性如何理解?是否永远不变的?
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不是永远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的不同需要,有可能加以调整,但必须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并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下来。
2、税收分别与利润(国有企业上缴的)、债务收入、罚没、收费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都是财政收入的来源
不同点: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的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而其他收入形式则不完全具有这些特征。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收入具有无偿性和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但不具有固定性。债务收入则根本不具有这三个特征。国家机关的收费具有固定性,但不具备无偿性。罚没收入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但不具有固定性。
[例题2](07广东卷)为了提高我国高收入群体自觉纳税的意识, 2006年11月8日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首次明确提出个人年收入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据此回答11-12题。
11. 该文件的发布体现的税收特征是 B
A.无偿性 B.固定性 C.强制性 D.自觉性
12. 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公民 D
A.收人越高,义务越大 B.权利和义务都不容推卸
C.基本义务是不断变化的 D.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3、税收的种类
(1)税收的种类:按征税对象划分:
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2)增值税:——一般性了解
① 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② 纳税人:p82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出口货物不交税)。
③ 优点: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④ 意义:它有利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个人所得税(理解)
① 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种。
② 纳税人: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③ 应税项目:p83工资、薪金所得,偶然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
④ 特点: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⑤ 意义: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时政链接] 利息税调整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专家称取消利息税顺应全球各主要央行降息的国际趋势,可冲抵降息导致储户的损失,同时极大地缓解国内较为严重的通胀压力,还对股市构成实质利好。而此举并不会给我国财政带来过大压力。在利息税为20%时,国内一年利息税收入在400亿元左右;降为5%时,一年收入应当为100多亿元。以目前我国单月财政收入就超过3000亿元的规模看,取消利息税对于国家影响较为有限。
[例题3](04江苏卷·不定项)31.对个人所得税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B
A.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B.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每个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D.每个公民的所有收人都在纳税范围
[例题4](08全国二卷)25.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C
①增加财政开支 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例题5](08广东卷·多项)28.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CD
A.提高增值税率B.提高最低工资标准C.实行超额累进税率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例题 6](06上海卷)37.材料一: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的决定。我国自 2006年1月1日起 ,将个人所得税的费用减除额(俗称“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据估算,这项调整将使国家财政减收约280亿元个人所得税款。
材料二:起征点提高前后纳税情况对比
(1)税法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后,对月工资收入2000元的纳税义务人适用5%税率,其纳税额=(月工资-起征点)×5%。请计算出现纳税额。
20元
(2)材料二的表和图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表反映此次起征点调整使纳税义务人可以少缴一些个人所得税。
图反映收入水平越高,纳税额下降率越小;收入水平越低,纳税额下降率越大。
二、依法纳税
1、纳税人和负税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了解
区别:纳税人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联系: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
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在我国税法规定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因而都是负税人,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理解)
(1)四种违法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
① 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行为 (逃税)
② 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③ 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④ 抗税:是指纳税人抗拒税法规定的违法行为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 必要性:
a、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② 如何去做?
a、一方面,积极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每个人都要纳税对吗?)
b、另一方面,公民要增强纳税人意识,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增强对国家工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释疑解惑]中学生与纳税有无关系.
(1)从纳税人的角度讲,有些中学生已经成为纳税人。而且,中学生有责任自觉纳税。
(2)从消费者角度讲,中学生享受着国家财政提供的社会服务,国家税收的多少,同中学生息息相关。同时中学生也是负税人,与税收关系密切。
所以,中学生应当成为国家税收制度的自觉维护者,增强“纳税人”意识,一旦成为纳税人就应自觉履行纳税人义务,行使纳税人权利。
[例题1](04广东卷)12. 税务部门向开小卖部的小王征税,小王拒绝纳税,理由是:“我是个体户,小本经营,还要纳税吗?”你如何看待小王的行为 D
① 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涉嫌违法,但与道德无关 ② 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既涉嫌违法,又是不道德的 ③ 小王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④小王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例题2](08上海卷)19.现代税制在规定纳税人依法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保障纳税人享有相
应的权利。以下行为体现纳税人权利的是 BC
A.依法按时向税务部门缴纳营业税 B.依法要求政府部门公开财政支出用途
C.就某个征税行为依法对税务部门提出质疑
D.年收入超12万元的公民依法主动向税务部门提交申报表
[例题3] 在国家税收的宣传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税”的原则,这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当前国家要依法加大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打击力度。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加大对这四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1)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财政收入是国家实施其职能的物质保证,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因此,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税收的性质作用、特征、公民的义务)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它干扰税收正常秩序,损害国家税法尊严,导致国家的税收流失,影响国家职能的发挥,它破坏公平竞争机制,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破坏社会风气,危害精神文明建设。(危害)
(3)依法治税是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保证,加强税收管理,依法惩治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要求。(重要意义)
【思维提升】
1、税收的作用(结合财政的作用理解性掌握)
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21.7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9449亿元,比上年增加11813亿元,增长31.4%。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政府管理能力大大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必然要求一个包括税收杠杆在内的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对经济运行产生调节作用。国家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税收政策来调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从这一层意义上讲,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实行规范的税收政策,对正确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促进公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扩大社会就业,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五个统筹”的大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练习1](06全国卷I)28. 我国从2006年起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取消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 B
A.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 B.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
C.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 D.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
[练习2](06江苏卷)16. 自 2006年4月1日 起 ,我国对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我国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 C
① 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 ②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 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 ④ 有利于间接调节收入分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练习3](07全国卷Ⅰ)26. 2006年4月1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消费税税目调整细则》生效。该《细则》规定,新增高档手表(指销售价格在10000元(含)以上)、木制一次性筷子税目,其税率分别为20%、5%;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国家对消费品有选择征税的目的是 B
① 抑制高速通货膨胀 ② 合理调节消费行为 ③ 间接引导投资流向 ④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练习4](07全国卷Ⅱ)26.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的确定,税收可以:①决定分配方式 ②消除地方保护 ③调节消费行为 ④优化投资结构D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练习5](08广东卷)10.2007年5月30日,我国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当日沪深两市跌停个股约860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A.财政政策 B.货币扩张政策 C.收入政策 D.货币紧缩政策
[练习6](08海南卷)6.在我国,中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原为33%,外资企业一般享受15%或更低的优惠税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这一政策调整将 C
①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②提高外资企业管理水平 ③提高中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④促进中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在我国,公民纳税越多,享有的公共服务也越多。(2007·江苏卷)
(1)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而就整体而言公民纳税越多,享有的公共服务也越多。
(2)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公民依据其收人和规定税率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务。因而就每个公民来说,他所享有的公共服务与其纳税的多少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