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正四面体是正三棱锥吗为什么(高中数学正四面体的结论)
- ·下一篇文章:高考历史第三单元必背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第三单元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三政治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考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从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利益出发,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充分展现了大国领袖的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
让我们回顾这一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记者 丁林/摄
2013年4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提出了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正确方向:勇于变革创新,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同心维护和平,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着力推进合作,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坚持开放包容,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他从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4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将积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同世界各国共同维护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在世界和地区事务中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热点问题的解决,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2015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初步系统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即“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深入剖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给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带来的启示,指出:“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要倡导和而不同,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
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详细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动因、愿景与实施路径。
2020年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欧方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加强对话和协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作出艰苦卓绝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2020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提出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的重大倡议。
2020年1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系统阐述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
2020年1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