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为什么高考先考语文再数学(高考为什么先考语文最后考英语)
- ·下一篇文章:高考生物万能答题模板人教版(高考生物万能答题模板图片)
高中英语重读逐字稿(英语文章重读规则)
一. 重
“重”——“重文本”。读懂文章最重要。
文本是题源所在,如果将考生比作勘探人员,那么文本就是他们的勘探场所。撰题者正是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剖析,才将一个个地宝藏埋藏其中,让考生去发掘。所以读懂文本不仅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1. 阅读的不良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克服阅读的不良习惯。下面我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阅读不良习惯,对号入座,看你有否。
心译:读一句心译一句,句句必须借助汉语译文方能理解;
指读:阅读时总是用指头或笔尖等指着句子,边移边读;
逐字逐句:一字一句,字字重视,句句关心,生怕漏掉一个单词,眉毛胡子一把抓;
见生即查:阅读时欲将生词各个击破,完全扫清阅读障碍,认为只要没有生词,便可洞悉文章;
出声:阅读时发出声音,全篇诵读,字字句句,丝毫不拉;
唇读:阅读时虽没有发出声音,但唇随句变,词带舌移,只是声带未颤,声音未出;
默读:没有出声,也没有唇动舌移,但目光、意识仍在逐句念诵。
以上不良习惯要么会打断阅读思维的连贯性,要么会破坏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而它们最大的害处就是降低了阅读速度。常听到同学抱怨“其实试题并不难,只是时间不够”,这正是阅读的不良习惯使然。
2. 以意群为单位,成组视读
分清意群,停顿娴熟,不仅是朗诵的关键,更是阅读的基本素质。英语阅读时是以意群为单位,而非以单词或词组为单位。成组视读是说用眼睛扫视,不是一个词一个词的去默看,而是向探照灯一样根据意群,一组组的进行扫视,这时额头成了一个通道,被收纳的是信息,而不是词汇。这是一种高超的阅读能力,非以一贯之的坚持和大量的阅读不能够习得。
3. 首尾在心,紧扣中心
任何一位作者都会有自己的写作意图,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自己的中心主旨,而能否明晰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否把握文章的主旨,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也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体现。为了考察考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阅读水平,出题者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章的主旨要义进行考察。
一般来说,文章的主旨经常会被表述在文章的首尾中,首尾既包括文章的首段尾段,又包括每一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要想快速把握文章中心,文本之首尾段和各段之首尾句是最佳切入点,因此同学们应格外注意它们。
4. 学会跳读,心中有图
阅读理解要做到心中既有森林,又有树木,既要统揽全文,又要主次有别。跳读即可用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又可用来搜寻细节,锁定被考察信息——如此既把握了整体,又不会忽视细节。在跳读时一定不要借用母语翻译,而要通过情景想象、提纲列表、重点连线、简图示意等手段来梳理文章脉络,使之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
5. 善于猜测词义
各类考试都允许出现3%的超纲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文中都会给出暗示,考生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他们的意思;有些其后则会紧跟其同位语,直接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有的词汇(多数为名词)只需判定它是某类事物即可,比如人名、地名、某类动、植物等等,而无须弄明白其具体意思;有些词真是猜不出意思也不必太在意,因为一、两个词不认识根本不会对文章理解带来障碍,一定不能因之而恐慌,从而影响发挥。
对于词义猜测试题中的超纲词,文中肯定会对其进行或解释、或同义、或暗示,只要细心,只要思路开阔,就一定能发现线索,确定其含义。
二. 定
“定”——“定区间”。能够圈定各题答案的范围。
出题者一般都是根据文本的某一段,或某一段的某一句,或某一句的某一词,或根据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暗示进行题设。这就要求做题时要进行回想、返查,锁定与问题相关信息的所在区域,为正确解题打基础。这个过程就像捉迷藏一样,要想找到文本中躲藏的“猫猫”,就必须对藏躲“猫猫”的区域谙熟于心,进而准确定位,圈定范围,定能一抓一个准。
总的来说,每个问题都对应于文本中的某个区间,或显或隐,或大或小,或段或句或词,考生要擦亮眼睛,善于定位,为找到答案的根据做好必要且充分的准备。
三. 划
“划”——“划根据”。作答时理由要充分,并在文章中划出解题依据。
能够在文本中划出解题根据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更是阅读理解不丢分的保障。猎人有句行话,叫“不见兔子不撒鹰”,在这儿我要告诉各位同学,在做阅读理解时要做到“不见根据不做题”。理由充分,根据凿实,这是“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超高境界,是阅读水平提高的最大见证。从这种意义上讲,“划”字诀是“重、定、划、看、防、读”六字真诀之尤为重要者。
四. 看
“看”——“看转换”。注意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述(同意转述)。
英语语言相当丰富,同一意思会有多种不同表达,以避免语言表述上的单调重复。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同意改写”就是考察学生的这一能力的。以句型“决定做某事”为例,英语中就有不下就中表达:
1. decide to do sth.
2. make a decision to do sth.
3. determine to do sth.
4. be determined to do sth.
5. make a determination to do sth
6. resolve to do sth.
7. make a resolution to do sth.
8.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9. set one’s mind to do sth.
出题者设计试题时总会用不同的语言结构对文本中的某些信息进行同意转述。有的转述会很明显,可以一目了然;但也不乏隐含很深的转述。
五. 防
“防”——“防陷井”。锁定是“true”还是“not true”,辨明形近词。
英语阅读中的陷阱设置最常见的有两种,判断对错真假型和词形相近型。对于判断对错真假型,考生做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看准是“true”还是“not true”,是“right”还是“wrong”,然后才着手解题。可能会有同学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怎么会错?其实不然,在考场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会发生。试想你身边有过多少同学曾因把“true”与“not true”看反而懊恼不已,顿足捶胸?
对于词形相近型要做只有两个字“细心”,三思而后选。只要细心,此类陷阱就会很容易被识破。
六. 读
“读”——“读全项”。做判断时要通读每一题的所有选项,区分鉴别,选择最佳。
阅读理解是从三个或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解题时考生要通读所有选项,比较鉴别,确定最佳。切不可挑读臆断,匆匆作答。比如做判断对错真假型试题时,选项中会有“一对三错”或“三对一错”,通读全项就会补救误读题干所造成的过失。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