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东高考模式(2007年广东高考科目)
广州六中 姜远勤
编者按:广受关注的广东高考《考试说明》出台后,天星教育《试题调研》立即组织广东省知名专家对广东《考试说明》进行了全面解读,并根据变化给出了一系列的高考复习应对策略,详情请关注即将出版的《试题调研》第7辑《解读2007年广东〈考试说明〉》。
2007年《考试大纲》最新变化
1、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的变化
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规定,政治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包括下列方面: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这与以前高考要求的: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知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等方面的能力要求是有所不同的。虽然能力要求表面上从以前的七个或者五个减少到四个,但是实际上新考纲的能力要求不仅包括了以前的能力要求,而且增加和提高了能力要求。特别是关于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符合时代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
我们可以看出,新的考纲和考试说明,与以前的考纲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它淡化了阶级分析法,强调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淡化了知识体系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了知识的调动、生成、自主学习、知识库等;淡化了对知识的识记,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注重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关注时代性和实践性,更加强调贴近生活。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上述四项能力的基础。信息包括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包括归纳信息、筛选信息、理解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和提取有效性信息加以运用等。“获取和解读信息”还应该包括:明确试题的测试目的和意义、对信息进行整合、把握各种信息的实质、因应信息提供的情境、在综合信息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合理的发挥等。“获取和解读信息”应该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过程。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主要表现为审题的全面和精准,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和试题的立意,明确答题的要求和方向。
调动和运用知识,首先要做好知识准备,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也是信息解读的基础。要全面、准确、牢固地把握考点知识,并能形成知识体系。在体系中要突出主干知识。其次对知识要能够灵活运用。熟能生巧,只有熟悉所学知识、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融会贯通,才能知道应该调动运用那些知识,才不至于乱搞大包围。
描述和阐释事物包括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要准确阐释,对材料信息所反映的现象、本质、特征、问题等能够进行清晰的、有逻辑、有条理的阐述和表达。它是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结果,也是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程度、水平、能力的表现。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还要求考生针对不同类型的试题,学会运用不同的解题和答题的技巧和方法,掌握不同类型试题解题的基本思路。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把握表述技巧,要点全面、表述完整、层次分明、语言规范、用词恰当,并恰当使用政治术语。
论证和探究问题要求我们掌握基本的知识、基本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包括:第一,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没有足够的知识底蕴,就无法通过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提出(或得出)正确的观点,运用知识或理论支持或说明论点也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要牢固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论证问题提供前提条件;第二,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一般来讲,针对试题设置的具体情境,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中得出多方面的要点。如何从这些要点中选出符合试题设问的内容,并将这些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是我们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较高的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能力。
2007年高考大纲要求的四项能力考核目标依此递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能力目标和要求。当然,上述四项能力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高考试题对这些能力的考查也是相互融合的。这是值得倍加重视和关注的变化。应该明确“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变化,是以“能力立意”为特征的高考改革深入发展的表现,是对复习备考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给中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2、考试范围方面的变化
新的考纲和考试说明规定:试卷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时事政治、选考部分等六个部分,各部分占满分值的比例如下:
经济生活 约20%
政治生活 约20%
文化生活 约20%
生活与哲学 约25%
时事政治 约10%
选考部分(经济学常识或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约5%
这与以前高考包括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和时事政治相比。考试范围应该是扩大了,内容有所增加。特别是增加了文化模块和选考部分。
3、试卷结构方面的变化
新的考纲和考试说明规定:
全卷包括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考查必考部分内容,选做题考查选考部分内容。
试卷包括选择题I、选择题II、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等五种题型,各题型的小题数、分值见下表。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 题型 | 题数 | 分值 | 备注 |
必做题 | 选择题I | 26 | 52 | 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
选择题II | 8 | 24 | 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 | |
简答题 | 1 | 10 | ||
辨析题 | 2 | 22 | ||
论述题 | 2 | 35 | ||
小计 | 39 | 143 | ||
选做题 | 简答题 | 2 | 7 | 选做的2小题,一题为经济学常识,另一题为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考生选做其中的1小题;每小题7分。 |
这与以前的高考相比,选择题I增加了2个题目,选择题II减少了一个题目,简答题实际上还是两个,不过其中有一个是选做题,内容是选修部分。其它的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4、题型示例等方面的变化
题型示例方面,选择题II的变化较大:改成了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以前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还有文化方面的题型是以前没有的;同时新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具有下列一些新的特点:淡化了阶级分析法,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注重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关注时代性和实践性,更加贴近生活。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