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考物理错题集精选(高考物理出错题)
- ·下一篇文章:晶体明是什么意思(晶体有明锐的谱线)
高考语文理解句子含义题历来是难点吗(高考理解句子含义答题模板)
【真题解析】全国2019届语文真题精品解析(精编word版)
【中考作文】2019年全国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真题】全国各地2019届中考语文真题汇总
全国各地2019年中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
2019届中考语文(中考月)重点专题全集-6月
【临考必看】历届(15-19年)中考满分作文汇总
分析文章的关键,是高考的必考点,江苏卷甚至把句子含义提高到探究层次考察。连续四年的江苏卷都考到这种题型:2012年《邮差先生》;2013年散文《和容何许人也》;2014年小说节选《安娜之死》和2015年散文《比邻而居》。可见,句子含义题特别受到高考出题专家的青睐,因此老师和学生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本人就来谈谈做含义题的方法。其实含义题分为两大类型:理解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含义。而句子又分为单句和复句两种,其中句子含义题是江苏考生更要重视的。
一、理解句子的含义
纵观所有含义题的句子,一般都是运用了一些手法的,或者是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在理解深层含义时,可以运用下面这些方法:关键词替换、手法还原、邻句提示、联系主旨、最后再问问为什么。
如果句子的成分比较复杂,首先要给句子分层,然后逐层理解,当然也要关注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下面就结合具体的题目谈谈这些方法的运用。
以小说《苦命的人》为例,理解句子含义:生活就好比是两间屋子,第一间是暗的,第二间是黑的。(4分)
这个句子,明显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生活”比喻成“两间屋子”——暗屋子和黑屋子,即生活有两种(1分)。作者是把“两种生活”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一种是有点希望的贫苦生活(1分),一种是令人绝望的悲苦生活(1分);再结合这道题目的分值“4分”,还有一点就是要联系语境也可以联系主旨,从而得出:体现了社会底层人生活的悲苦(1分)。所以,如果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或别的表现手法的,必须要点出来,然后用直白的语言还原。
再比如散文《修鞋的》解释下列划线句在文中的含意:他宁愿膝头不断地长出来鞋子,他宁愿鞋油的气味盖过去土地的气味。
这也是个复句,第一个单句的关键词语有“不断地长”,其实是修鞋者希望不断能有活做,这样他才能生存下去(2分),第二个单句的关键词语“土地的味道”,就是指对家乡和土地的思念之情。并用忙碌来摆脱自己对家乡和土地的思念。(1分)理解这个短语我们需要把“土地”的象征义找出来。
2014年大纲全国卷《听雨》解释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2分)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这个句子是单句,可以遵从由表及里的原则,结合此句前面的文字:那年本来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结合语境可以看出,此处的“天”,不仅指自然天气,还指作者的心情,因此可以这么理解:①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表层义);②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深层义)以上这些题目都是纯粹的句子含义题,需综合考虑多种方法并灵活运用。
二、探究句子的深层含义
当理解句子含义题升级到探究级别,就得结合探究的方法综合考虑。总的来说就是多角度、多层次,具体说来有这样四种方法:因形悟神法、见微知著法、内引外连法、对立统一法。“因形悟神法”中的“形”指文章中的材料,如:人、事、景、物。“神”就是散文中作者的情感以及小说中要作者想表达的主旨。
以2014年小说节选《安娜之死》为例来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
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抓住的对象有:蜡烛、主人公安娜以及一个隐含的对象——作者,这是从探究的广度上考虑的;从深度上考虑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联系全文的内容可见此时安娜已经被火车碾过,是渐渐死亡的过程,她的意识也从非常清醒到逐渐模糊、直到意识消失的过程。因此物象“蜡烛”的比喻义需明确,这里还需考虑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心里感受。因为此句出现在小说结尾,所以还要联系小说的写作目的,也可以从“外引内联法”。而高考答案中还给出了另外一个得分点:作者对当时冷酷、黑暗社会的一种批判。结合“暗含作者的喟叹和同情”,这两点可以结合“对立统一法”得出。参考答案如下:“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2015年江苏高考题《比邻而居》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6分)
这个句子的关键词有:艾草、所有、都、只。联系前面的句子“原来,端午又到了。”需要指出艾草的象征意义——传统文化;“所有、都、只”体现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其强大的生命力。而探究文章末端的文字,需联系主旨——包容、邻里和睦相处的主旨。参考答案是:①艾草象征传统(民族)文化;②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③传统(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④表达了文章包容不同的生活状态、邻里和睦相处的主旨。(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其实,从括号里的内容,我们还可以交给学生一种答题方法,那就是“从不同角度多答一点”。
以上方法同样适用于论述类文本的句子含义题。
如木心的这篇《中国的人与自然》理解划线句的含义:在阡陌交错的大节上,如果用“白发三千丈”的方法来对待庄稼,就注定以颗粒无收告终。
理解这句话,需抓住关键词语“阡陌交错的大节”“白发三千丈”的方法,也同样需要分层理解。参考答案是:在对待复杂的重大问题上,如果严重违背规律去强行改变自然,必将遭受自然的惩罚。因为这是篇论述类文本,所以不能忘了本文的论题“人与自然”,尤其是运用了比喻论证,更需要联系论点或论题。因为论述类文本中,作者往往喜欢采用比喻论证或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将抽象的道理用熟悉而生动的事物来说明。
化抽象为形象,化生动为具体,是理解句意的宗旨,细细读、慢品味,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后,联系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更能挖掘出文字背后的内涵。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