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品德表现分的加分项目(高考品德加分)
- ·下一篇文章:考前一周应该做什么(考前一周怎么准备)
2012年高考历史解题技巧视频(2012年高考历史解题技巧大全)
在高考解题过程中,除了要审清题目的类型、备选项干扰设置方法等要素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在审题时,弄清题目的时间、空间限制,题目涉及的历史现象的性质、立场、相关理论和与教材的联系。
1. 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
高考试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也有的题目,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这一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如:
【例1】(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20题)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命题分析:题目要求回答的时间不是1750年,而是“再晚两个世纪”,即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工业革命的完成,人类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题目假设古代希腊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来到英国。前一个时期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后一个时期是在工业文明时代,他对社会陌生的原因根本上是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物质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把握题目中的有效信息“1750年”再晚“两个世纪”,然后根据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的主要阶段性特征找到正确答案。选A。学生失误的原因,一是没有重视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二是没有准确把握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性特征。
【例2】(2008年文综天津第17题)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命题分析:这道题中的材料“耻于言商,耻于言利”是指从中国古代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涉及的时间是中国古代社会;清末“状元企业家”这条信息反映出的时间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反映的史实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读懂了材料的信息,弄清了题目中的时间,就能够把题目与教材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等章节对应起来思考,从而回忆起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当中的“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的影响。从而选出正确答案A。
时间清晰了,答出正确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弄清题目的时间限制,是解题的第一步。
2. 确定题目的空间因素。
狭义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间因素即指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地域因素。高考有的试题,其空间因素不是直截了当地反映出来,而是隐含在题干、材料、材料注释、材料出处当中。只有准确地把握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地域因素,才能够准确判断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地域性,从而建立与教材基础的纵向或横向联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如:【例3】(2008年文综全国卷Ⅰ第22题)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命题分析:这道题题干中交待的空间因素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没有具体交待具体的国家和城市。但题中“1961年8月”、“1989年11月之后”等时间因素,间接地透露出“柏林墙”的建立和拆毁。只有通过这两个有效的时间因素的准确领悟,才能够使学生建立起与教材中的“美苏争霸”、“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等章节的联系,从而发现题中两个历史现象发生在德国的柏林。“柏林墙”修建是美苏对峙加强的产物,“柏林墙”的拆毁反映了东欧剧变、两德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史实,因此正确答案选B。
【例4】(2008年文综全国卷Ⅱ第21题)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A.1812年 B.1914年 C.1918年 D.1941年
命题分析:图中的“奥匈帝国”、“莫斯科”、“彼得格勒”等有效信息告诉了我们图中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此B项和C项与题意相符合。但图中阴影部分原属俄国范围,却被德国占领。依据所学知识,建立起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节中的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于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规定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属德军占领等教材内容联系,从而选出正确答案C。
[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