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自考

    高考文言虚词训练(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8 21:30:31

    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

    大王来何操?

    4.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间旦暮闻何物?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0.今日之事何如?

    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2何以战?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句: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文言虚词练习(参答)

    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二、1.C(①⑥转折连词②④修饰连词③⑦顺承连词⑤⑧递进连词)

    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答案:1、连词,并列关系2、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4、连词,递进关系5、连词,修饰关系6、连词,承接关系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文言虚词练习(二)

    1、疑问代词

    (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

    “什么原因”。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如: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

    何以哉?(《曹刿论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如: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二、3.D(A怎么B什么,宾语C什么,定语D为什么E多么)“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答案:1、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2、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4、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5、副词,可译为多么6、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7、可译为凭什么

    8、可译为怎么样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