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民生问题的政策(民生问题的解决途径)
- ·下一篇文章:如何打赢心理战(心理战胜法)
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拿破仑史实)
历史考研是八大统考专业课程之一。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约30%,中国近代史约20%,世界上古世纪史约20%,世界近代史约30%。史学理论和历史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学等内容都会在以上部分有机体现。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历史考研的重要知识点。让我们来看看。
2022年历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拿破仑帝国时期:
领事时期(1799-1804):
坎波福尔米奥和平:1797 年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的和平条约。 1796年至1797年,为了击败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强敌奥地利,拿破仑征服了意大利,威胁维也纳。 1797年10月17日,在意大利北部的坎波福米奥村,拿破仑与科本茨伯爵分别代表法国和奥地利正式签署了和平条约。规定:奥地利承认莱茵河为法国边界,承认法国在意大利北部新成立的西查尔派恩共和国并占领爱奥尼亚群岛,奥地利占领阿迪杰河以东的整个威尼斯。该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第一次反法联盟的结束。雾月政变:1799年,法国督政府因外敌入侵和金融危机而陷入困境,政局剧烈动荡。拿破仑远征埃及后,趁机弃军回国。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于11月9日至10日(民国八年雾月18日至19日)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清洗议会两院,成立临时政府,执政拿破仑、西耶斯和罗杰·迪考。年底,执政政府正式成立,拿破仑担任第一任执政者。法国从此进入拿破仑军事独裁时期。
执政政府的内政和外交事务:
镇压雅各宾派残余势力;
对待保皇派,恩惠兼备,终止逃亡名单,允许其回国,任用有能力的人为官;
1801年与教皇签订《教务专约》; 改革金融,重振经济,组建法兰西银行; 重视工商业,实行类似重商主义的政策,统一度量衡; 颁布《民法典》。 为稳定普鲁士的中立,俄罗斯发起反法联盟,翻越阿尔卑斯山进攻奥地利,并与英国缔约。
《教务专约》:法国第一领事拿破仑·波拿巴与教皇庇护七世签署的宗教条约,也称为《政教协议》。为了获得天主教会的支持,结束法国的宗教分裂,拿破仑派人与教皇谈判,于1801年7月达成协议。1802年经立法院批准,宣布实施。主要内容是:法国承认天主教是“大多数法国人的宗教”,但不是法国国教;教皇承认法国已永久废除什一税;主教由第一执政任命,并由教皇祝圣,必须宣誓效忠第一执政和政府;神职人员的工资由法国政府支付,教皇不能干涉教堂财产的购买者。拿破仑后来添加了一些附加条款。就这样,拿破仑缓和了与天主教势力的冲突,将天主教变成了新政府的工具。
拿破仑法典: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制定的民法典。它是在拿破仑和第二执政官坎巴塞雷斯等人的领导下制定的,并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该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胜利与启蒙运动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共有2,281 篇文章。宣布保护私有财产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它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特权,规定所有公民一律平等,享有公民权利;它确认了革命期间对封建贵族和教会土地的征用;它采用的是大革命时期形成的中小土地所有制。法律形式是固定的;保证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契约自由的原则。法典还表现出明显的封建父权制和男性统治的特征。它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法典,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并成为欧美民法的典范。
吕内维尔和约:法国和奥地利于1801 年签署的和平条约。为了击败第二次反法联盟,拿破仑利用俄、英、奥三国之间的矛盾,有计划地组织进攻。法军于1800年在马伦戈战役和霍恩林登战役中击败奥军,迫使奥地利于次年2月在吕内维尔与法国单独进行和谈。和约承认法国对莱茵河左岸领土的占领,承认法国对比利时和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统治,并接受法国在意大利北部建立“姐妹共和国”。法国承认奥地利继续拥有威尼斯。和约标志着第二次反法联盟解体的开始。
亚眠和约:1801 年吕内维尔和约后,英国陷入孤立,被迫与法国进行和平谈判。 1802年3月,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在亚眠正式签订和约。和约规定英国将其在西印度群岛和印度夺取的法国殖民地归还给法国,从马耳他和埃及撤军,从其占领的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港口和岛屿撤军;法国将承认英国占领荷兰。锡兰被占领,特立尼达从西班牙手中被占领。至此,第二次反法同盟不复存在。
拿破仑帝国:
当皇帝的过程:1802.5在位十年; 1802.8 终身权力; 1803年英法战争;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
法兰西帝国的形成,帝国的组成:法兰西帝国;附属国家;盟国
革命的蔓延:拿破仑在建立帝国的同时,也为革命的蔓延做出了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宪法和法律改革,实施民法典;打破封建制度;打击天主教会的权力并促进宗教宽容;
赋予个人社会权利和自由;理顺行政和财务管理。
对外战争:1804.10,法国和西班牙舰队被英国海军摧毁; 1804.12,反法联盟破裂;特拉法加海战(西):1805年10月21日,法国海军被纳尔逊指挥的英国海军击败,从此英国海军使英国获得了一个世纪的海上霸权。
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12月2日,击败俄罗斯和奥地利军队。拿破仑最具传奇色彩的战役。 1806年,
建立那不勒斯王国统治意大利;建立莱茵联邦,统治德国南部。 1806.9 攻克柏林、华沙,占领普鲁士,统治德国;建立威斯特伐利亚州和波兰大公国。
耶拿战役:1806年拿破仑一世击败普鲁士军队的战役。 1806年9月,英国、普鲁士、俄国组成第四次反法联盟,准备联合进攻法军。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后,法军士气大振。拿破仑率军进入普鲁士的盟友萨克森,继续向北推进,试图在俄军主力到来之前独自与普鲁士军队作战。 10月14日,五万余普军在耶拿惨败。此役导致普鲁士军事上崩溃,被迫与法国签订《提尔西特和约》,成为法国的附庸。
蒂尔西特和约:1807 年法国与俄罗斯和普鲁士之间的和平条约。拿破仑在与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中击败了普鲁士和俄罗斯,迫使对手求和。 1807 年7 月,法国在俄罗斯边境的蒂尔西特与俄罗斯和普鲁士签署了和平条约。根据和约,普鲁士失去了除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勃兰登堡和西里西亚以外的大部分领土,并支付了1亿法郎的赔款。俄罗斯承认法国对欧洲的占领。与此同时,法国也承认俄罗斯在瑞典、土耳其等地扩张的权利。法国和俄罗斯结成了秘密的反英反土耳其军事联盟。俄罗斯和普鲁士都接受了法国的大陆封锁政策。和约标志着第四次反法同盟的解体,也表明了法国联俄抗英的意图。
大陆封锁制度:拿破仑一世对英国实施的战争封锁制度。拿破仑在特拉法加战役被迫放弃入侵英国的计划后,转而对英国实施经济封锁,以切断英国对反法联盟的经济支持,确保法国在欧洲的霸权。为此,法国在1806年至1807年间多次颁布法令,禁止与英国及其领土进行贸易。大陆封锁体系几乎涵盖了整个欧洲大陆。虽然这一政策给英国造成了严重困难,但英国实施的反封锁也给法国等大陆国家造成了严重后果。随着法国军事优势的丧失,1812年后大陆封锁体系逐渐瓦解。
拿破仑帝国的没落:
欧洲民族主义兴起:各国对拿破仑和法军的抵抗激发了各民族的民族运动。这些运动带有浓厚的反法色彩,促进了各个民族对自身政治和文化的反思,推动了民族认同和民族国家的建构,并掀起了成为19世纪一大现象的民族主义运动。
俄罗斯战役:1810年,拿破仑召集多国联军入侵已退出大陆体系的俄罗斯。结果他在莫斯科遭遇火灾,最终惨败而归。
莱比锡战役:1813年反法第六联军与拿破仑一世之间发生的一场重大战役。1813年春,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组成第六反法同盟。6月,奥地利斡旋,发动和平会谈。 8月,和谈破裂。普鲁士利用停战期间将军队增加一倍,盟军人数达到51万。 10月18日至19日,双方在莱比锡进行决战。这被称为“国家之战”,一场决定欧洲所有国家命运的战争。由于拿破仑兵力少,武器弹药缺乏,加上撒克逊军队倒戈,法军惨败。拿破仑命令剩余部队通过突围撤退到巴黎。这是拿破仑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此战的失败,标志着拿破仑的军事优势最终丧失。
百日政变:1815年3月1日,被流放厄尔巴岛的拿破仑突然登陆法国。他受到了军方和民间的热情支持。 3月20日他返回巴黎。路易十八逃脱。拿破仑恢复了帝国,但6月16日至18日在滑铁卢被欧洲联军击败。 6月22日再次退位。
滑铁卢战役:1815年6月拿破仑一世与反法第七联军的最后一战。1815年2月28日,拿破仑建立百日王朝,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列强组成第七反法联军联盟。奥地利、俄罗斯、普鲁士、英国等国集结70万至80万大军,向法国冲去。拿破仑也征集了70万大军,但由于武器和马匹的短缺,真正上战场的只有十万多军队。 6月18日,在布鲁塞尔以南约20公里的滑铁卢村,拿破仑率领的7.2万法军与英国将军威灵顿率领的7万联军激战。下午5点左右,布吕歇尔率领的3万普鲁士军队投入与法军的战斗。法军遭到两面夹击,惨败。 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宣布退位。滑铁卢战役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命。
拿破仑扩张的地缘政治后果
英国霸权的崛起;
普鲁士的崛起,德意统一的前奏;
俄罗斯西移,更多地介入欧洲事务。
拿破仑与大革命的关系:
革命确立了法律面前的社会平等权利和现代财产权,拿破仑捍卫了这些权利;
大革命激发了民族荣耀和民族自豪感,拿破仑捍卫了这种荣耀;
大革命完成了由旧制度开始的创建现代国家的过程,拿破仑延续并强化了这一过程;
大革命始于对政治自由的追求,但却摧毁了人民对政治自由的热爱。拿破仑完成了对政治自由的践踏,延续了旧制度的开明专制,既放弃又继续革命。这为19世纪法国的政治斗争铺平了道路。普鲁士改革1806年耶拿战役的失败导致普鲁士崩溃,引发了改革。军事改革:由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发起,打破军队中的等级限制,任人唯贤,激发士兵的爱国主义精神。
感情。社会改革:由斯坦因及其继任者哈登堡发起的社会结构和城市改革:斯坦因开始打破德国僵化的等级社会结构,财富可以在不同阶级之间交换和流通。资产阶级可以购买土地并担任军官。农奴制改革:斯坦因1807年的法令仅部分废除了农奴制,这使农民获得了自由,不再是领主的世袭财产。普鲁士的改革加强了普鲁士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历史考研的全部内容。更多专业课程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