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四两拨千斤的科学原理(四两拨千斤含义)
- ·下一篇文章:2021考研复试热点(考研复试重点)
考研政治 辛亥革命(讲讲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1.多项选择题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本质。这种性质意味着它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社会的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B、签署《南京条约》
C、签署《马关条约》
D、签署《辛丑条约》
2、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新政10年后宣告失败。晚清“新政”未能挽救清政府覆灭的根本原因是
答:新政只是一个骗局,从未真正实施。
B、清政府以新政为名增加赋税,引起民众抵制
C、新政并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D、列强反对中国实施新政并设置障碍。
3、清政府于1904年宣布实行“新政”后,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第《钦定宪法大纲》号,制定有预备宪政时期的君主立宪方案9年。准备立宪并没有拯救清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一、清朝反动统治的延续
B.发展资本主义
C. 缓和阶级矛盾
D.挽救国家危机
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
A、大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B、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C、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D、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5、1903年6月,上海出版《苏报》 《论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中国可以立宪,不能革命”谬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孙中山
B.邹荣
C.陈天华
张秉林
6.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中国联盟
C. 中国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7. 中国联盟的官方报纸是
答:《新民丛报》
乙.《民报》
C.《时务报》
D.《万国公报》
8.“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为我们不想让几个满族人申请专利,我们想要一场民族革命;我们不希望君主垄断它,所以我们想要一场政治革命;我们不希望少数富人申请专利,所以我们想要一场社会革命。这三者缺一不可,都不是我们的初衷。实现这三个目标后,中国将成为最完美的国家。”下列哪个选项对这段话的理解是错误的?
A.民族主义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明确积极主张
B.民权主义阐明革命的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三、民生原则明确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原则
四、三民原则是比较完整、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9、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三大原则,其中当时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A. 驱逐鞑靼,恢复中华
B. 建立联邦政府
C、中华民国成立
D. 平均土地权
10、1905年1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杂志第《民报》号发表的讲话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民生三大原则,后称为三民原则。下列关于“民族主义”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驱逐鞑靼,恢复中华
B、改变清朝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C. 将中国转变为“次殖民”国家并成为独立的中国
D. 排除所有满族人
11、与改革派提出的“促进公民权利”的主张相比,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国家的阶级本质
B. 国家政治制度
C、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12、1956年,毛泽东在第《纪念孙中山老师》号文章中指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纪念他在准备时期与中国改良派进行的旗帜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尖锐斗争”他在这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主义的旗帜。”在1905年至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中,双方争论的焦点是。
A、我们是否应该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B.我们应该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吗?
C.我们应该进行社会革命吗?
D. 我们应该推翻君主制并实行共和吗?
13、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主要铁路线归国有”,并与四个国家的银行集团签订了秦汉、川汉铁路贷款合同。它以“国有”的名义把铁路权卖给帝国主义者,同时又“窃取”商业利益。分享。这引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的愤慨和反抗,其中以四川最为暴力。这是
A.道路防护运动
B、第二次革命
C. 护法运动
D. 护国运动
14、一个月之内,13个省以及上海和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腐朽的清朝很快就崩溃了。 1912年2月12日,清皇帝被迫退位。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崩溃了。是什么掀起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朝统治的缺口?
A.道路防护运动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州新军起义
15、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制政府
C.无产阶级统治的政权
D. 阶级联盟统治的政府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答:《中华民国宪法》
乙.《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 1911年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资本主义建国计划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C、不能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
D. 无法建立强大的革命政党
18、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中国人民对自己革命的态度是由庚子(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所决定的。以前,大多数人不赞成革命,但从那以后,他们变得更加倾向于革命。 “前后对比,差距简直天壤之别。 ”。此后,中国人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改革的失败
B、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增强了
C、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D、孙中山提出三民原则
19.“国民革命需要农村的重大变革。1911年的革命没有这种变革,所以失败了。”毛泽东的观点指出,1911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革命纲领
B、不能充分动员和依靠人民
C. 无法建立强大的革命政党
D.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封建革命纲领
20. 1898 年的改革运动和1911 年的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B. 它们都是自下而上的救赎运动。
C. 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双方都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21、这些事件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到了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已经不能再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从而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A. 1911 年革命的失败
B、第二次革命的失败
C. 护路潮流的失败
D. 护法运动的失败
22、一位参加过1911年辛亥革命的老人回忆道:“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我们为了推翻清朝,容纳了袁世凯。后来,我们利用西南军阀来反对北洋军阀。后来,为了推翻清朝,我们又利用西南军阀来反对北洋军阀。”为了抵抗西南军阀,我们培养了陈炯明,最后陈炯明造反了,从这一点来看,革命的旧方式必须改变,必须从头开始。所谓“必须改变”的“旧方法”就是指的就是它们。
A、革命对象问题
B、革命动力问题
C. 革命的未来
D. 革命领导问题
2. 选择题
一、1911年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二、“三民原则”理论取得新发展
三、晚清“新政”的破产
D、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2、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出现,各种宣传革命的书报纷纷涌现,民族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邹容发表《革命军》。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论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B.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三、痛惜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
D.讨论“平等土地权利”的思想
3、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本次辩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我们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制吗?
B.我们应该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吗?
C. 我们应该推翻君主制,实行共和吗?
D.我们应该进行社会革命吗?
4、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争论暴露了革命派思想理论的弱点。具体表现如下:
A、不敢彻底反对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三、革命派所说的“国民”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劳动人民。
D.对地主阶级的妥协态度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发动了1898年的维新运动和1811年的辛亥革命。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都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的统治
B. 他们都高举救赎和生存的旗帜。
C.都主张结束封建君主专制
D、他们都没有依靠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
6、1905年1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杂志第《民报》号发表的讲话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民生三大原则,后被称为“三民原则”。民生原则提到“平等地权”,采用的方法是
A.征收的地价税和土地增值额应当退还社会
B. 将土地所有权分配给农民
C、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保留资产阶级土地
D、消除地主通过提高地租、地价获取巨额利润的可能性。
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这主要体现在
A.政府将不再向帝国主义妥协
(二)政策措施在相当程度上符合人民群众利益
C、革命派在政权中占据领导和统治地位
四、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8. 1911年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认识到“丈夫袁世凯,北洋军阀首领,总是与列强勾结,军事官僚等一切反革命专制阶级都靠他生存。 ”为了挽救革命成果,保卫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以下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拯救共和国而进行的斗争:
A. 护国运动
B. 护法运动
C.道路防护运动
D.第二次革命
9. 1898年的维新运动和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进步运动。他们有以下共同点:
答:都是爱国救国的政治运动。
B. 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都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D、他们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10. 1898年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1911年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有一个共同点:
答:中国面临分裂危机,民族矛盾空前严重。
B、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清政府的腐败达到顶峰
四、各地反洋宗教斗争此起彼伏、蓬勃发展
11、1911年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
A.提出了耕者有其田、地权平等的重要原则。
B、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2. 1911年革命的历史意义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给人们带来思想解放,推动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气发生新的积极变化。
D.推动了亚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13. 1911年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一、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 无法建立强大的革命政党
D、不能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
14、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其中,中国资产阶级提出的主张和计划是
A. 以中国的道德和原则为基础,以其他国家的繁荣和实力为补充
B、世界上有一块田,全世界的人都一起耕种。
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 促进公民权利,建立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制
15、毛泽东指出,1911年辛亥革命“有胜利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你看,1911年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走了,这不是胜利吗?”毛泽东说,1911年辛亥革命的失败主要意味着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
B、中国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
(三)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尚未解决
D.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没有改变
16、1956年,毛泽东在第《纪念孙中山老师》号文章中指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纪念他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伟大功绩” ”。 1911年的革命是
A、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其目的是反对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舞台上的首次表演
C、中国人民革命救国振兴的里程碑。
D、比较彻底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上是中国公学政治教研组老师整理的《2017年考研政治中的1911革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