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自考

    心理学常考的效应(考研常考60大心理效应)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30 11:23:20

    考研心理学涵盖的知识点较多,复习难度较大。专业课的复习越早越好,并且应该贯穿整个复习阶段。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掌握各科复习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这对于我们后期扎实的复习突破是必要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学习,小编帮大家盘点了2021年心理学考研的8大影响,供大家参考。

    不容错过的剧集:跨考研心理学定向辅导:恒中式学习量身定制高分方案,梦想教育/心理圈! 点击页面咨询按钮了解更多

    1.破窗效果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叫做“破窗效应”。也就是说,如果房子里的一扇窗户坏了,没有人去修,过一段时间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坏掉。如果墙上有一些涂鸦,不清理的话,很快墙上就会布满杂乱难看的东西。在一个非常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扔掉,也不会感到羞耻。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这个“临界点”。地面要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觉得它很脏,而且再脏一点也没关系?情况要糟糕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放弃自己,任其腐烂到底。

    任何不好的事情如果不从一开始就制止,成为一种趋势,就无法改变。它就像一条河堤。如果一个小缺口不及时修复,大坝就会垮塌,造成数百万倍的损失。

    2. 责任分散的影响

    1964年3月13日夜3点20分,美国纽约郊区一处公寓前的酒吧里,一位名叫朱诺·比拜的年轻女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暗杀。当她绝望地喊道:“有人要杀人了!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居民纷纷开灯、打开窗户,凶手惊恐地逃跑。当一切恢复平静时,凶手又回来作案了。当她再次尖叫时,附近的居民再次打开灯,凶手再次逃跑。当她以为没事,回到家上楼时,凶手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并在楼梯上将她杀害。在此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至少有38名邻居来到窗前围观,但没有人来救她,甚至没有人报警。这件事引起了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和思考。这种这么多旁观者无能为力救人的现象被称为责任扩散效应。

    对于责任扩散效应产生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人们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腐化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救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他是唯一能够提供帮助的人,他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帮助受害者。如果他不肯救自己的命,他就会感到内疚、愧疚,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在场的人很多,帮助求道者的责任就会由所有人共同承担,导致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从而产生“我不救别人,别人来救他们”的心态,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3.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写出了一本名为《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详细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前因后果:无能的官员可能有三种出路。一是申请辞职,让位给有能力的人。二是请有能力的人来协助他。第三项工作是任命两个级别比自己低的人作为助手。你绝对不能走第一条路,因为你会失去很多权利。你不能走第二条路,因为那个有能力的人就会成为你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是最合适的。所以,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也从上面发号施令,并没有对他的权利构成威胁。既然这两个助理无能,他们就效仿,又给自己找了两个无能的助理。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臃肿、臃肿、相互矛盾、效率低下的领导体制。

    4.光环效应

    俄罗斯著名作家普希金深受光环效应的影响。他深深地爱上了被誉为“莫斯科最美丽的女人”的娜塔莉,并娶了她。娜塔莉的外表令人惊叹,但她的野心与普希金不同。每次普希金都会给她读他的诗。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听!不听!”相反,她总是让普希金陪她出去玩,参加一些豪华的聚会和舞会。为此,普希金抛弃了自己的创作,欠下了很多债务,终于还清了她。一场决斗的死亡,让一位文学明星英年早逝。在普希金看来,美丽的女人仍然具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称为光环效应。

    所谓光环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的某一方面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障碍。日常生活中,“光环效应”常常悄然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一些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个体缺点、衣着、生活习惯不满意,认为他们一定没有未来。有些年轻人欣赏朋友身上的某种可爱,会认为他什么事都可爱。真可谓“一帅遮百丑”。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猜想。其错误在于:第一,很容易掌握事物的个体特征,并以个体推论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用点来表示方面。其次,它将一些没有内在联系的性格或外表特征联系起来,并断言如果有一种特征,就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说好就肯定一切,说不好就否定一切。这是一种主观偏见占主导地位的绝对倾向。简而言之,光环效应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应该尽力避免和克服光环效应的副作用。

    5.霍桑效应

    心理学中的实验者效应。 20世纪20年代和19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部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之间关系的实验时,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为霍桑效应。

    第一阶段的实验于1924年11月开始,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并设置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无论增加还是控制光照,实验组的输出都会增加,而光照不变的对照组的输出也会增加。此外,还对工资报酬、休息时间、每日工作时长、每周工作日等因素进行了测试,但还不能看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有直接影响。第二阶段实验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它侧重于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受试者心理方面的巨大变化。参与实验的工人被安置在专门的实验室中,并由研究人员领导。他们的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一种参与实验的感觉,感觉自己是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工人们从社会角度受到激励,增加生产。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凝视时,学习和交流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良好相处,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被同学、老师所接受和欣赏的。只有不断增加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良好行为,才能被更多人接受。只有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赞赏,我们才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充满信心!

    6.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效应首先由奥弗迈尔和西利格曼发现,此后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探索。简而言之,许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跨越障碍或采取其他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实施的电击。然而,如果狗之前受到过不可预测(未知何时到来)且无法控制(即电击的中断不取决于狗的行为)的电击,当狗后来有机会逃脱时一旦触电,他们将无法逃脱。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比如感到沮丧、抑郁、主动性降低等。

    狗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它们在实验初期就感受到了无助感。也就是说,他们意识到无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无法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的终止都是在实验者的控制之下,狗会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部控制,从而习得一种无助感。

    如果人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会变成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伤。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开阔视野,看到事件背后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让自己陷入绝望。

    7. 证人的记忆

    在我们的理解中,证人通常是提供一些客观证据的人,即如实讲述自己亲眼所见所闻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许多证人提供的证词是不准确的,或者是有偏见的,带有个人观点和意识。

    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是,证人对其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其证词的准确性。心理学家佩尔费卡特和豪林斯决定更深入地研究这一结论。为了看看证人的证词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

    他们要求受试者观看一个女孩被绑架的简短视频。第二天,受试者被要求回答一些有关视频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他们对自己答案的信心,然后进行识别记忆测试。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流行书籍中选取的常识问题。

    正如之前发生的那样,珀菲卡特和豪林斯还发现,那些对自己的答案有信心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对目击者回忆的准确性缺乏信心的人更好,但在一般知识方面却并非如此。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高置信度的人的回忆效果比低置信度的人要好得多。

    人们在一般知识方面能够自我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他们倾向于修改置信量表上的测试结果。常识是个人之间共享的数据库。它普遍接受受试者可以自行测量的正确答案。例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运动中是否比其他人更好或更差。然而,目击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他们不太可能知道自己总体上在记住活动参与者的头发颜色方面比其他人更好或更差。

    8.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在1968年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选了三个班的孩子,进行严肃的“未来发展测试”。然后实验者将被认为具有“突出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通知给老师。事实上,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试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选择的。用“权威谎言”暗示老师,从而调动老师对上榜学生的一定期望。八个月后,另一次智力测试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老师们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价。这个实验取得了神奇的效果。人们把这种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心理,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俗称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一尊女孩的雕像,他的激情最终将雕像变成了真人,两人相爱并结合) )。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就会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望。一段时间后,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学习和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发积极热情。这些学生常常取得老师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被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从老师的言语、行为、表情中感受到老师的“偏袒”。他们还会对老师和自己的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忽视或拒绝听老师的话。这些学生往往一天天变坏,最终成为社会不良分子。虽然也有一些例外,但这是大势所趋,也给教师们敲响了警钟。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