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辅导班骗局(正规辅导班)
- ·下一篇文章:考研英语引用名人例子模板(英语文章中引用)
重复建设的影响(重复建设应不应该存在,为什么)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部分。考研频道在此整理了一些宏观经济学的经典案例,希望对2017年经济学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重复建设:结构调整的障碍
案例提示:
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在纺织行业、汽车行业等方面尤为严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重复建设本质上是非正常竞争的结果,双向弱调整是重复建设的根本原因。
一、近年来重复建设的主要特点
1、受重复建设浪潮影响的部门和行业较为普遍。企业数增长率超过22.8%(1985年全国工业企业数与1980年相比的平均增长率)的11个部门、24个行业几乎全部存在重复建设。
2、加入重复建设浪潮的产品种类多、范围广。涉及的产品不仅包括人们熟悉的耐用消费品,还包括有机电气产品、基础化工原料等。
3、区域间重复建设的时间、频率相近,且往往以区域为中心。各地区结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例如,20世纪80年代,各省、市、自治区竞相发展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卷烟等产业,但大多数企业未能达到经济规模的起点。这股浪潮尚未完全平息,新一波开发彩电、洗衣机、冰箱、录音机、电子琴等耐用消费品的竞争又兴起。近年来兴起的棉纺热潮、汽车零配件热潮也席卷全国。重复建设往往以一个地区(省、市、区)为中心,向该地区辐射。辐射所达到的区域行政级别与项目投资额成正比。项目级别越低,所需投资越小。比如,小酒厂、小炼铁厂、小化工厂、小卷烟厂在县域遍地开花;中型化工厂和机械加工厂在中等城市和区域机构设立工厂;彩电、冰箱、汽车等省际竞争。
4、反复施工,上快下重,一波又一波,不断。
2、重复建设典型案例
(一)纺织行业
1. 背景材料
1978年至1988年,我国纺织工业的大头棉纺织业经历了1978年至1982年的稳定增长期、1982年至1984年的下滑期、1985年至1988年的又一个快速增长期。在此期间,生产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因此,1982年以来,棉纺织行业的波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原料战争,都与棉纺织行业的发展和棉花产量的波动有直接关系。
2、重复施工情况
1985年后棉纺织业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两支“前线军”。 “前线军”是乡、镇、村经营的纺织企业。例如,1985年,乡镇、村办的纺织企业产值比1980年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85.6%,而同期全国纺织企业仅增长了51.1%,其中大中型纺织企业增长29%。另据统计,1984年乡镇棉纺织企业数量相当于纺织系统的175.32%,1985年增加到192.62%。2019年工业总产值占纺织系统的6.5%。 1984年,1985年增至9.91%。乡镇纺织企业占全国纺织工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3.5%上升到1985年的19.54%,增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乡镇经营的纺织企业大多是小工厂,远远低于合理的经济规模。因此,全国纺织行业企业平均规模有所缩小。乡镇纺织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纺织工业原材料供给结构畸形。第二“方面军”是各省(市、区)政府设立的各类纺织厂。 1985年后,全国各地无计划的小纱厂涌入市场。江苏、山东、河北增长最快。不产棉花的广东省也迅速发展了一批小型纱厂。
加工能力的快速扩张,导致纺织行业原材料供需缺口达到20%左右。 1989年,全国纺纱能力达到3150纱锭,全面投产后可加工棉花近亿吨。但1989年全国棉花产量仅为8000万吨。除棉花外,还有苎麻、茧、黄麻、羊毛等,因此原料争夺战在所难免。由此,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44.1%、实现利税54.5%的大中型纺织企业(1985年统计仅占企业总数的3.7%) ),未充分发挥,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据统计,1989棉年正月,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纺织基地仅收到应供应棉花的55%左右。黑龙江、吉林、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四川和沉阳、哈尔滨、重庆等17个计划单列省市实际购棉量不足计划的40%。各地政府基于本地区利益,对国家计划分配的棉花进行封锁和扣留。
3.后果。
纺织行业的重复建设,给行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先,导致全国加工能力过剩。据分析,约有25%的处理能力是过剩的。其次,产业组织结构恶化,规模经济丧失。再次引发原材料战争。
(二)铝加工业
一、基本情况
改革以来,我国铝加工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与1978年相比,1986年铝制品年产量翻了两番多,大大超过了同期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这对于快速改变传统体制下我国铝加工力量薄弱的局面,满足社会对铝材不断增长的需求,保障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减少进口,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盲目性。据分析,我国铝生产中的铝消耗量一般占铝总消耗量的70%。如果以此为标准,1986年我国国内原铝产量为54万吨。可用于铝生产的铝量为40万吨,当年我国铝加工业产能为85万吨,加上20万吨铝电线电缆,总计超过100万吨,大大超过实际原铝产量。数量。 1985年,我国铝加工业产能利用率约为72%,而1986年则下降至59.24%。
当前,铝工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现实。一方面,近年来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累积效应,将进一步扩大目前超过原材料生产供应能力的加工能力(据统计,1986年,铝加工行业处于低迷状态)。建设产能37.82万吨,加上原有产能,行业总产能为122.83万吨,约为现有原铝供应能力的3倍)。原材料短缺将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原铝需求市场将可能萎缩,企业之间对产品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近年来铝工业的发展中,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不顾条件、不合理经济规模的重复建设热潮。
2、铝工业重复施工的特点
(1)扩张速度快、层出不穷。铝工业可分为铝材、铝线材和铝基钢带三大类。铝材可分为板、带、排、箔、模具、管、粉、线、棒、锻件等10种类型。 1980年以来,在型材、板材、箔材连续三次投资热潮的带动下,我国铝加工工业进入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发展时期。
(2)生产集中度低,几乎都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
(三)企业的“全能型”、“大综合型”和“小综合型”是当前我国铝加工行业组织结构的典型特征。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外铝型材加工模具都是由专门的模具厂制造,而我国大部分铝加工企业都有自己的模具分厂(车间)。国外大型铝加工企业年产量为20万吨-50万吨,而我国大型铝加工企业年产量仅为数万吨。 20世纪50年代,日本铝加工业人均年产量为100-200吨,美国为200-300吨,苏联为10吨。而我国最大的铝加工企业————东北铝合金加工厂的人均产量只有40多吨。
(三)汽车行业
1、重复施工情况
汽车生产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应是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然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却反其道而行之,多用途、小批量、重复建设浪潮一再掀起。
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每次都辐射几十家、上百家汽车生产企业,地点分散、重复。两次发生在改革前的1958年、1971年,第三次发生在1985年左右。据统计,1989年国内汽车厂和改装厂家有757家,全国几乎每个省份,包括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汽车。工厂以及一些未注册的制造商仍在以各种名称和方法生产汽车。
2、重复施工的特点
(一)持续快速增长。从表14-1可以看出,1982年至1988年,除1986年出现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均为快速增长,其中1985年为次峰点。
表14-1
1980年至1989年我国汽车产量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90
(二)投资分散,生产规模远低于合理经济规模。许多汽车大国都用“三厂集中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三厂集中度是指一个国家最大的三个汽车生产厂及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目前,发达国家的三厂集中度大多达到90%以上,而我国1988年的三厂集中度仅为45%。近年来的“汽车热”浪潮中,各地政府争先恐后地摆地摊、上项目。新建生产厂数十座,分布在20多个省(区)市,均远低于合理经济水平。规模。
(3)通用工厂多,专业化程度低。 1982年以来,各地兴建的汽车生产厂大多是在维修保养厂基础上改建的“小而全”的企业。总体而言,它们起点低、批量小、成本高、效益差,难以保证最低水平的自我改造和自我效益。完美的能力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造成上上下下的局面。由于专业化程度低,1985年我国汽车企业外购零部件占总产值的比重仅为39.7%,而国外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为60%,与平均水平相距甚远。
在汽车生产中,轿车生产近年来异军突起,进一步升温了“汽车热”。 1987年以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逐步转向汽车生产。当地军工甚至冶金企业也在生产汽车。国家确定,各地重复建设,“三大三小”汽车格局面临被打破的危险。汽车零部件生产正成为全国重复建设的新目标。截至目前,已有零部件企业2000多家,分属机械、交通、城建、军工等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产品型号规划和分工,高端汽车玻璃生产企业有十几家,而且都是各自引进、各自研发、各自生产。由于目前汽车零部件生产模式重复性较高,且无法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全国数百家企业正在进军汽车零部件领域。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