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与三农有关的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中与三农有关的知识点有哪些)
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高考历史复习中,整理与三农有关的高中历史知识点如下:
“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一、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3、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4、两汉时期,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
5、魏晋南北朝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6、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
二、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3、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4、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
5、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休养生息;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6、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三、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
1、春秋时已经有邗沟;春秋楚国孙叔敖修芍陂。
2、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修筑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修筑郑国渠。
3、秦朝开通了灵渠。
4、隋朝开通大运河
①目的: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的需要等。
②概况
A、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B、规模: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③影响
A、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B、开通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