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自考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新旧对比)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24 04:18:26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内容调整比较

    深圳市南头中学 闫一吴虹璇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2019年统编政治新教材开始试行,高中政治课进入新旧教材交叉使用阶段。2022年秋季全国高中普遍推行高中政治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首先要明确新旧教材的内容调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材;衔接

    一、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调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考改革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6年,广东省公布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9年出台了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伴随着课程标准修订和新教材的使用,广东省的政治课教学进入新旧教材交叉使用阶段。

    三年之内,广东省交叉使用的思想政治教材有两套,一套是2004年初审通过的教材(即旧教材),现高二和高三在使用,另一套是2019年审核通过的教材(即新教材),现高一在使用。新教材包括: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必修四哲学与社会、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二、新旧教材调整的整体对比

    从指导思想上看,出新教材突出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注重政治学科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学生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从整体上看,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情境问题、活动设计,为议题式教学留下了大量的思维和活动空间,更加突出教材是教学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用好教材。“总体来说,删除内容、简化内容、降级内容(从正文到辅助文)属于教材弱化的部分,在实际教学中重要性下降,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增加内容、完善内容、升级内容(从辅助文到正文)属于教材强化的部分,在实际教学中要花大力气,突破重难点。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逻辑体系,尽快适应新教材。”

    三、新旧教材模块内容调整对比

    一是新教材有整体性新增内容。如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册书作为学生接触政治学科的第一本书,可见其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册书的内容贯通在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中,是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更是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这给用旧教材的师生的启示是,在日常教学和备考中,要注重加强政治认同素养,注重培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选取日常授课和考试习题的情境时,也要侧重选取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材料,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凸显出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是新教材对旧教材进行了增删拓展。

    1.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新内容。

    2.新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生產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保留了老教材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并新增最新的表述。此类对老教材进行修改后,保留在新教材的内容较多。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老教材中被保留在新教材中的内容是备考的重点,不管是使用新教材还是老教材,都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知识,加强理解和背诵,这样才能掌握正确的方向。对于用老教材的学生而言,除了需要关注与新教材重合内容外,还需要特别关注新教材中相关内容的一些新的说法,如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以正文方式增添进了新教材,并且大篇幅阐释了该内容,这就需要使用老教材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补上相关内容,充分用好新教材指引备考和教学方向。

    3.新教材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书共三个单元,分别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前两个单元为老教材内容,第三单元全部为新增内容,此部分内容对应核心素养中的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政治认同是强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新教材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是将老教材必修三文化生活与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的内容作了整合变成了一本书。老教材哲学部分内容基本保留,文化的内容做大幅度修改删减,其中中华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重点。哲学部分“重点讲述哲学的基本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和基本特征,讲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观点;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部分重点阐述中华文化的内容,加强学生的价值认同、政治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议题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辨能力提高,树立正确三观。

    三是选择性必修有拓展。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是原经济生活教材第四单元和原政治生活教材第四单元的更新、补充加拓展。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是对原选修教材的补充与拓展。选修三逻辑与思维是一册全新的教材,这充分体现了政治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注重于培养,学科思维也是建立在逻辑能力之上的。

    四、小结

    新课标、新教材,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广大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的党和国家的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提升思想认识高度和水平。同时,面对新教材、新问题,教师们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1]岳鑫.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比较分析——以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部分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2):6-12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1

    岳鑫.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比较分析——以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部分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2):6-12

    岳鑫.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比较分析——以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部分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2):6-12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