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自考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1 16:09:00

    ☆☆☆ 点击下载试题 ☆☆☆

    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

    1.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注意下列性质:

    (3)德摩根定律:

    4.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6.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义域是_____________。

    11.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

    13.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14.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取值、作差、判正负)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

    15.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值是()

    A.0????????????? ????????????? ????????????? B.1????????????? ????????????? ????????????? C.2????????????? ????????????? ????????????? D.3

    ∴a的最大值为3)

    16.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注意如下结论:

    (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17.你熟悉周期函数的定义吗?

    函数,T是一个周期。)

    如:

    18.你掌握常用的图象变换了吗?

    注意如下“翻折”变换:

    19.你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吗?

    的双曲线。

    应用: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

    ②求闭区间[m,n]上的最值。

    ③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由图象记性质!(注意底数的限定!)

    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

    20.你在基本运算上常出现错误吗?

    21.如何解抽象函数问题?

    (赋值法、结构变换法)

    22.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了吗?

    (二次函数法(配方法),反函数法,换元法,均值定理法,判别式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法,导数法等。)

    如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23.你记得弧度的定义吗?能写出圆心角为α,半径为R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

    24.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25.你能迅速画出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吗?并由图象写出单调区间、对称点、对称轴吗?

    (x,y)作图象。

    27.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

    28.在解含有正、余弦函数的问题时,你注意(到)运用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29.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图象变换了吗?

    (平移变换、伸缩变换)

    平移公式:

    图象?

    30.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诱导公式了吗?

    “奇”、“偶”指k取奇、偶数。

    A.正值或负值????????????? ????????????? B.负值????????????? ????????????? C.非负值????????????? ????????????? D.正值

    31.熟练掌握两角和、差、倍、降幂公式及其逆向应用了吗?

    理解公式之间的联系:

    应用以上公式对三角函数式化简。(化简要求:项数最少、函数种类最少,分母中不含三角函数,能求值,尽可能求值。)

    具体方法:

    (2)名的变换:化弦或化切

    (3)次数的变换:升、降幂公式

    (4)形的变换:统一函数形式,注意运用代数运算。

    32.正、余弦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你还记得吗?如何实现边、角转化,而解斜三角形?

    (应用:已知两边一夹角求第三边;已知三边求角。)

    33.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角时要注意角的范围。

    34.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

    答案:C

    35.利用均值不等式:

    值?(一正、二定、三相等)

    注意如下结论:

    36.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吗?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

    并注意简单放缩法的应用。

    (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x的系数变为1,穿轴法解得结果。)

    38.用“穿轴法”解高次不等式——“奇穿,偶切”,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

    39.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要注意对字母参数的讨论

    40.对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如何去解?

    (找零点,分段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最后取各段的并集。)

    证明:

    (按不等号方向放缩)

    4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可转化为最值问题,或“△”问题)

    43.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0的二次函数)

    项,即:

    44.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46.你熟悉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吗?

    例如:(1)求差(商)法

    解:

    [练习]

    (2)叠乘法

    解:

    (3)等差型递推公式

    [练习]

    (4)等比型递推公式

    [练习]

    (5)倒数法

    47.你熟悉求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吗?

    例如:(1)裂项法: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

    解:

    [练习]

    (2)错位相减法:

    (3)倒序相加法: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

    [练习]

    48.你知道储蓄、贷款问题吗?

    △零存整取储蓄(单利)本利和计算模型:

    若每期存入本金p元,每期利率为r,n期后,本利和为:

    △若按复利,如贷款问题——按揭贷款的每期还款计算模型(按揭贷款——分期等额归还本息的借款种类)

    若贷款(向银行借款)p元,采用分期等额还款方式,从借款日算起,一期(如一年)后为第一次还款日,如此下去,第n次还清。如果每期利率为r(按复利),那么每期应还x元,满足

    p——贷款数,r——利率,n——还款期数

    49.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2)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

    (3)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组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

    50.解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规律是:

    相邻问题捆绑法;相间隔问题插空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多元问题分类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相同元素分组可采用隔板法,数量不大时可以逐一排出结果。

    如:学号为1,2,3,4的四名学生的考试成绩

    则这四位同学考试成绩的所有可能情况是()

    A.24????????????? ????????????? B.15????????????? ????????????? C.12????????????? ????????????? D.10

    解析:可分成两类:

    (2)中间两个分数相等

    相同两数分别取90,91,92,对应的排列可以数出来,分别有3,4,3种,∴有10种。

    ∴共有5+10=15(种)情况

    51.二项式定理

     

    性质:

    (3)最值:n为偶数时,n+1为奇数,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且为第

    表示)

    52.你对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熟悉吗?

    的和(并)。

    (5)互斥事件(互不相容事件):“A与B不能同时发生”叫做A、B互斥。

    (6)对立事件(互逆事件):

    (7)独立事件:A发生与否对B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53.对某一事件概率的求法:

    分清所求的是:(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常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即

    (5)如果在一次试验中A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A恰好发生

    如:设10件产品中有4件次品,6件正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从中任取2件都是次品;

    (2)从中任取5件恰有2件次品;

    (3)从中有放回地任取3件至少有2件次品;

    解析: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1件),∴n=103

    而至少有2件次品为“恰有2次品”和“三件都是次品”

    (4)从中依次取5件恰有2件次品。

    解析:∵一件一件抽取(有顺序)

    分清(1)、(2)是组合问题,(3)是可重复排列问题,(4)是无重复排列问题。

    54.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系统抽样,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多时,它的主要特征是均衡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只取一个;分层抽样,主要特征是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用于总体中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平等性。

    55.对总体分布的估计——用样本的频率作为总体的概率,用样本的期望(平均值)和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期望和方差。

    要熟悉样本频率直方图的作法: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直方图。

    如:从10名女生与5名男生中选6名学生参加比赛,如果按性别分层随机抽样,则组成此参赛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56.你对向量的有关概念清楚吗?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在此规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间)平行移动而不改变。

    (6)并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7)向量的加、减法如图:

    (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分解定理)

    的一组基底。

    (9)向量的坐标表示

    表示。

    57.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2)数量积的运算法则

    [练习]

    答案:

    答案:2

    答案:

    58.线段的定比分点

    ※.你能分清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内心及其性质吗?

    59.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思路清楚吗?

    平行垂直的证明主要利用线面关系的转化:

    线面平行的判定:

    线面平行的性质: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60.三类角的定义及求法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θ≤90°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0°≤θ≤90°

    (三垂线定理法:A∈α作或证AB⊥β于B,作BO⊥棱于O,连AO,则AO⊥棱l,∴∠AOB为所求。)

    三类角的求法:

    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②证明其符合定义,并指出所求作的角。

    ③计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余弦定理)。

    [练习]

    (1)如图,OA为α的斜线OB为其在α内射影,OC为α内过O点任一直线。

    (2)如图,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对角线BD1=8,BD1与侧面B1BCC1所成的为30°。

    ①求BD1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

    ②求异面直线BD1和AD所成的角;

    ③求二面角C1—BD1—B1的大小。

    (3)如图ABCD为菱形,∠DAB=60°,PD⊥面ABCD,且PD=AD,求面PAB与面PC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AB∥DC,P为面PAB与面PCD的公共点,作PF∥AB,则PF为面PCD与面PAB的交线……)

    61.空间有几种距离?如何求距离?

    点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间距离。

    将空间距离转化为两点的距离,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线段的长(如:三垂线定理法,或者用等积转化法)。

    如:正方形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则:

    (1)点C到面AB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

    (2)点B到面ACB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3)直线A1D1到面AB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4)面AB1C与面A1D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5)点B到直线A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62.你是否准确理解正棱柱、正棱锥的定义并掌握它们的性质?

    正棱柱——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正棱锥的计算集中在四个直角三角形中:

    它们各包含哪些元素?

    63.球有哪些性质?

    (2)球面上两点的距离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为此,要找球心角!

    (3)如图,θ为纬度角,它是线面成角;α为经度角,它是面面成角。

    (5)球内接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R与内切球半径r之比为R:r=3:1。

    积为()

    答案:A

    64.熟记下列公式了吗?

    (2)直线方程:

    65.如何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

    66.怎样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

    直线与圆相交时,注意利用圆的“垂径定理”。

    67.怎样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

    68.分清圆锥曲线的定义

    70.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要注意其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0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0下进行。)

    71.会用定义求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吗?

    如:

    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者;以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72.有关中点弦问题可考虑用“代点法”。

    答案:

    73.如何求解“对称”问题?

    (1)证明曲线C:F(x,y)=0关于点M(a,b)成中心对称,设A(x,y)为曲线C上任意一点,设A'(x',y')为A关于点M的对称点。

    75.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注意讨论范围。

    (直接法、定义法、转移法、参数法)

    76.对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可行域,作出以目标函数为截距的直线,在可行域内平移直线,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