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考诗歌鉴赏常用典故(诗歌典故答题模板)
- ·下一篇文章:2017年9月18日召开什么会议(2017年09月18日)
高二历史选修课的设想和尝试怎么写(高二历史选修课的设想和尝试有哪些)
今年秋季,新学年伊始,我们忽然发现高二的世界近现代史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看看现今应试教育之风仍在盛行,本来高中学生就普遍不重视历史学习,现在这一课程设置的调整势必会使更多的高中学生轻视世界历史的学习,有的甚至会干脆放弃对这门课的学习。想到这些,再联系现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大好形势,我们不禁深深地担忧,这些世界历史知识贫乏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怎能适应开放的中国的需要?!我们为这些学生担忧,我们更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担忧。但是作为任课教师,我们现在仅仅忧虑、呼吁还暂时于事无补,我们首先必须正视的是这个课程已经调整变动的现实,多去想想对于这门新设的历史选修课我们到底该怎么样应对,怎么样尽好自己的责任?
这个学期开始接手这门新设课时,针对我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一些分析思考,在教学上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在教学内容上:抓住课本的重点,化零为整,进行专题教学。
教过世界近现代史的老师都知道,这段历史头绪繁多,内容庞杂,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加上学生们在初中大多数没有认真学习世界历史,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果我们在选修课上仍然按照课文编排的顺序逐一讲解分析,肯定课时不够。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没有兴趣和耐心,到头来我们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分析了现在选修本《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的内容,抓住主要线索和重点内容,集中归并成几个专题,例如:“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这几个专题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世界历史从14、15世纪到19世纪末的发展有个大体上的印象,对于这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能够有所了解。
二、在教学观念上:从封闭保守走向扩散开放,因势利导地开展学科内的综合。
在高二世界近现代史的选修课上,如果我们单纯拘泥于世界史的内容,可能一学年下来,到高三时学生头脑里有关高一中国近现代史必修课的内容将淡忘殆尽,这对高三的高考复习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从历史科学的体系来说,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又必然地影响着中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避免让学生形成狭隘的世界历史观,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把中国历史的有关内容不断穿插进来,把中国历史放到特定的世界历史的大环境大背景中进行宏观的认识思考,把中外历史进行联系对比,这样既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复习巩固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而且学生的认识水来在原来基础上又有了升华和提高。这学期我们在结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这一专题后,插入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及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结束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这一专题后,插入了“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作用和影响”。这样我们在高二就开始了历史学科内综合的教学,培养锻炼了学生,为高三时学生的综合复习和各学科的大综合做好了准备,也适应了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三、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我们老师往往是一枝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气氛单调乏味,课堂知识容量有限,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现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我们历史课上完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了,而且就我们高二的历史选修课来说,只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才能实施前面我们关于教学内容、教学观念的设想,只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才能完成这种大信息容量,跨越时空的专题课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我们老师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把一系列历史知识信息呈现在屏幕上,就可以把历史知识结构框架摆布出来,就可以把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历史场景展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历史知识既有层次推进,又有立体综合;既能见其形,又能闻其声,甚至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的感观受到了刺激,有助于形成深刻的历史印象,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有助于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不再觉得历史课枯燥单调了。例如:在介绍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我们引用了一些图片资料,特别是引用了一些法国大革命的影视材料,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到三个国家的革命,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恢宏气势,领略到法国人民冲天的革命激情。例如:在介绍两次工业革命时,我们展示了一些重大发明创造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更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
四、在学生的作业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历史不仅仅是知识的陈述,更重要的是对史实的认识和阐释。历史的学习,不仅要了解过去,更要关注现实,以史为鉴,为现实社会服务,所以我们把学生的历史作业分成两个方面,有关基本历史知识的巩固作业放在课堂上当场练习完成,课后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拓展思维的问题让学生经过一定时间去查找资料,经过思考用历史小论文的方式完成,如在学生了解了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这段历史之后,从《中国青年报》上选取了《欧洲不敢直面殖民历史》这篇文章,给学生阅读后,让他们以“XXXXXX————殖民活动的见证”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如结束了“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这一专题后,我们布置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两次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得到发展?2、当今中国应该怎样抓位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好时机?
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尝试,我们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我们想把这种努力和尝试继续下去。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的好:“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总之,研究历史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引导人们向前看。”所以我们下学期将把学生从对世界近现代史的认识和思考引向当今世界的热点,为此我们设想了这样的几个专题:1)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到列宁主义,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2)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到全球经济一体化;3)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到加入WTO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高二世界历史选修课是一门新设的课程,以上只是我们很初步很肤浅的一些设想和尝试,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指正。在我们进行艰苦的努力和尝试的同时,我们也继续呼吁大家对世界历史学习和教学的重视,呼吁国家对高中历史课程设置进行深入思考,采取谨慎行动。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