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你对雾霾知识了解多少(你对雾霾有哪些认识简写)
- ·下一篇文章:儿媳返程(对待儿媳妇的态度决定人品)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的内容是什么(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汇总表)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汇总(截止12月6日) | |
科目 | 文章标题 |
法律知识 | 法律小常识——“监护人”那点事 |
@考生 有几道刑法题目需要你做一下 | |
@考生,有几道行政诉讼法题目需要你做一下 | |
刑事诉讼法中重要原则的理解(下) | |
以犯罪对象为切入点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 |
探究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影响 | |
谈谈“无因管理”那点事儿 | |
法律小常识——说说未成年人犯罪那些事? | |
@考生,有几道行政法题目需要你做一下 | |
政治知识 | 事业单位之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 |
10月,这个会议,你需要重点关注 | |
十九届四中全会要点 | |
经济知识 | 2019事业单位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点学习技巧 |
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 | |
科技知识 | 事业单位之中国科技史 |
这些科技时政新闻,需要你关注一下 | |
那些统考考过的科技名词,都在这里了 | |
其他专业知识 | “牛鼻子”“压舱石”,这些时政名词你需要知道 |
文史常识之古代圣贤(三) | |
“通告”“公告”ZOU是不一样 | |
事业单位之时政备考-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上) | |
事业单位之古代刑罚汇总 | |
事业单位之“国庆阅兵考点集锦” | |
事业单位文史常识之中国古代重要的赋役制度 | |
事业单位时政之十九届四中全会考情分析 |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