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公务员考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公务员考试答案)
- ·下一篇文章:人文历史考题(公务员行测历史知识)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2014年公务员联考申论)
一、分析类试题概述
综合分析是公务员考试的重点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当前社会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过去在学习中的知识积累,结合自身生活及工作经历,条理清晰,层次鲜明地表达出来。要求考生关注社会动态,同时在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结合个人经历考察考生的实践经历及总结能力,要求考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形成独立的见解。
在历年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考试频率很高,成为每年的必考题型之一;近年来,在国联考中赋分比重在10-20分左右;问法多变,题干标志性词汇:分析原因、特点、意义、认识、理解、依据和实质等;题干中多针对一两个个词、一句话、一个观点等进行提问。
二、分析类试题的题型分类及作答思路
根据题干提问的方式以及作答步骤,我们将分析类试题分为现象类试题、观点类试题。
现象类试题作答思路:根据题干问题结合给定资料,按照题干要求从材料中概括问题;根据概括材料中所显示的问题分析其问题发生的原因,在分析原因过程中同时也要注意在现在有些材料逻辑是有隐性原因的,如果材料中隐性原因清晰则直接摘抄并通过表现以及具体原因推出对策;对策来源从问题的原因推出,同时也要留意全篇材料中说否体现了隐性的问题对策,重点要注意对策汇总类材料。通俗的讲也就是“概括+引申”。
观点类试题作答思路:根据题干问题结合给定资料,按照题干要求结合材料解释或表明应试者态度;按照应试者的理解或态度判断该段观点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分析其合理与不合理的原因或问题;结合原因或问题推出对策。在作答观点类试题是考生应主观对观点有一些认知,判断观点要遵循大众观点要服从权威观点、下级观点服从上级观点、群众观点慎用原则。
三、真题演练:
例: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副省级)
材料大意:
资料1围绕传统结婚仪式展开,主要说明传统婚庆仪式沿袭了乡村习俗,传承着某种精神。
资料2讲到文物即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流失、盗墓猖獗,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
资料3主要讲述不同地区在保护地方特色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
资料4主要讲述妈祖文化发展与传承;
资料5主要讲述平阳鹤溪缸窑曾经的辉煌,而今急需保护促进发展。由这三则资料可知,特色文化只有保护到位才能不断发展、创新。
资料6讲述作家F对文化发展与保护的看法,他提出全民保护与科学保护,这两点即为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可用对策。
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15分)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解析:从题干中看作答目标不清晰只提及“给定材料2”中提及文章作者的一句话,可以判定本题是一道标准的“繁指类试题”作答不明不清晰的观点类试题,作答做成中应全篇考虑所有材料,并紧密围绕无形的非物质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这已观点展开。
根据材料梳理内容和同类合并异类罗列的原则整合答案,题干要求对一观点谈你的见解。因此,首先要表明态度,说清楚自己对这个说法同意与否。然后找出每段材料中涉及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比的部分,重在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材料一可以分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材料二可以分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一旦毁灭,不能再生,有实用性,价值重要、珍贵和保护的必要性、紧迫性;材料三的豫园旅游区可以分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物质文化遗产更有生命力和活力;材料四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交流和传播;材料五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再生;材料六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鉴别,可以提高公众的鉴赏能力与文化素质。
参考要点:
这一说法表达的内涵是:长城、故宫仅是古文明的躯壳,它已失去实用性。而戏曲、秧歌、剪纸、刺绣等才是鲜活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优美与神秘,还传承着独有的民族精神,可以让人获得精神归属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毁灭便无法再生,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然而由于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够,导致其遭遇危机;某些政府官员在文化理解上的误区未能增加文化内涵,却伤害了文化。因此,还需推行全民保护与科学保护,通过一系列的全面系统的保护工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