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9建设银行笔试(2019年建行秋招笔试真题)
- ·下一篇文章:初心与恒心作文议论文(初心与恒心的关系)
2007年申论国考真题(2007公务员国考申论考试真题)
一、给定资料的特点◆
1.背景资料的字数逐年增多
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申论背景资料的字数还局限在1500~2000字左右,但2003年和2004年的材料字数却远远超过这个数目,达4000~4500字之多,2005年的申论资料字数保持在了4000字左右,这就要求考生要更加注重对概括理解能力的训练。2006年的材料更是增加到了8000字左右。这说明申论考试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2.资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申论考试主要是考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试题会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申论测试的这种命题发展趋势可以从近几年申论测试的题材情况看出来。
2000年申论测试的题材是一个因噪音污染而导致纠纷的问题;
2001年申论测试的题材是关于“PPA引起的风波”;
2002年申论测试的题材是关于“网络安全”的问题;
2003年申论材料的主题是“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
2004年申论材料涉及的主题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2005年申论材料给定的主题是我国的农业问题,主要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有关具体问题;
2006年申论材料给定的主题是公共安全的问题,主要涉及公共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题材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很强的可谈性、可论性,对此考生应该进行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3.给定资料的广泛性
给定资料的广泛性首先表现在材料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现实问题。申论测试的目的是选拔公务员,是对在公务员日常工作中处理实际问题潜能的测试,也是在考查应试者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是否具有关心大事的大局意识。给定资料的广泛性还表现在测试的内容不会对某一专业特别倾斜:一个噪音扰民的问题,对具备环境方面的资深专业人员不一定就会特别有利;同样,涉及药品问题,医药专业的学生也未必答得好。因为这种考试面向的是全国各地、各种专业的应试者,只需要具备一定的常识就够了。而同时,在答卷的时候,也同样应该注意,不要写得太专业化。因为应试者的专业各种各样,阅卷老师的专业同样也是各种各样,在某个问题上,应试者的专业不一定就是评卷老师的专业,如果评卷老师不懂这一行,那么说得越专越深,就会越让人看不懂。从申论资料的广泛性特点,可以看到申论试题的出题倾向是:给出的材料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小;不是宏观的东西,也不会是微观的东西;当然也不会是难以定论或者争论激烈的前沿问题。需要关注的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即注意那些有一定的影响范围,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出题角度更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
申论测试在问题的设计上更加灵活多变。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试题为例:
2002年申论测试的题目要求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论述问题这三个步骤;
2003年则是要求提出解决方案和写一篇领导讲演稿;
2004年又出现了新的要求,即以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写一篇报告;
2005年与以往的申论测试方法相比又有新的突破,即在申论要求中出现了选择题型的测试手法;
2006年则是要求以一名新录用的公务员概括材料中D部长谈话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和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进行论述。
从这些题目要求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申论考试在坚持考查能力素质的指导思想下,出题角度更加灵活,更加注重针对性,更趋于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除了讲话稿和报告这两种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两种公文文种外,申论测试还可能会考查其他公文文种的写作能力。
三、试题的题型、题量和结构不断在改变◆
“申论要求”涉及三个方面: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对主要问题提出见解,提出对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对见解、方案进行论证。这三方面的要求,在具体的考试试卷中,一般是通过三个题目来体现的。但题目数量允许有灵活性,可以是三个题,也可以是两个或四个题。题目的样式也不会一成不变,也许要求概述事件,也许要求概括主要问题,也许会在不同层面上对解决什么问题或怎样解决问题提出不同要求。
四、申论考试试题结构的变化◆
1.概括题型
自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设《申论》考试以来,试题中对概括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概括主要问题。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试题属于此种类型,题目要求应试者概括出所给资料反映的关于污染带来的主要问题。
2.概括主要内容。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试题属于此种类型,题目要求应试者概括出所给资料关于PPA风波的主要内容。
3.概括主要后果。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试题属于这种类型,题目要求应试者概括出所给资料反映的网络发展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就是后果,包括正反两方面的后果。
4.综合概括。2003年、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试题均是两道题,没有专门的概括题,概括的内容可在其他文体中体现。其内涵包括了对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主要后果的综合性概括。
5.概括简述。2005年、2006年申论考试出现的新题型,要求考生从罗列的意见中概括不同思路并简述。此题实际上是概括与论述题型的结合,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2.提出对策题型
2000~2002年“对策方案”部分是作为三个试题之一的单独作文出现的,要求的篇幅在300~400字左右。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试题要求以政府职能部门的角度撰写《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的建议》,篇幅增加至600字,明显加重了对应试者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
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试题的“对策方案”部分没有要求作为单独文章去写,而是将这部分内容融入了《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中,文字在1500字以内。要求:“简要介绍情况,恰当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确、可行的对策”,进一步加重了对策的比重。无论“对策议论”的形式如何,但《申论》考试对提出解决方案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一是针对性,必须针对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办法,不能漫无边际、漫天撒网,更不能脱离资料反映的问题,节外生枝、画蛇添足;二是可操作性,所提建议应该是切合实际的、具体的、可操作的。
3.论证表述题型
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试题论述部分的题型,近几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000~2002年的议论部分是要求自拟标题,单独作文。
2000~2002年的议论文可以按议论文体的规范要求去写作。
2003~2004年则将议论部分融入到综合性的文章之中。
4.选择分析题型
2005年增加选择分析题,是在选择后进行分析论述,以及一道概括简述题,即先进行概括再进行表述。
2006年《申论》也有选择分析题,并各自进行分析论述,论述部分要求自拟标题,单独作文。
五、历年考试题型一览表◆
项目 年份 | 背景资料字数 | 考试题材 | 答题要求 | ||
第一题 | 第二题 | 第三题 | |||
2000年 | 1500字 左右 | 一印刷公司为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更新了设备,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并致一人患病,引发法律诉讼。从而引出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社会问题 | 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说明: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含海关总署机关,国家行政学院,公安部、安全、海关直属院校,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的此题20分;报考海关、公安部边检系统的此题40分。 | 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体现针对性和操作性。注意:报考海关系统(不含海关总署机关)、公安边检系统的应考人员不作此题,作答的不得分。(满分30分) |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不超过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说明: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含海关总署机关,国家行政学院,公安部、安全海关直属院校,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的此题50分;报考海关、公安边检系统的此题60分 |
2001年 | 1600字 左右 | 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食品管理局的一个顾问委员会紧急建议:应把含苯丙醇胺(英文缩写“PPA”)的药物列为禁药。这以后的一段时间,PPA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热点”问题。材料中涉及了政府、百姓、药品生产厂家、新闻媒体等有关方面对此事的反应 | 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满分20分) | 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谈。要求:(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2)条理清楚,语言简明;(3)字数不超过300字。(满分30分) |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满分50分) |
2002年 | 2300字 左右 | 网络对人们的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定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列举了这些影响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从而提示出要正确对待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对社会带来了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满分30分) | 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病,提出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400字左右。(满分40分) | 就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论证,也可就某一方面重点论证。要求:自拟标题,字数800字左右。(满分40分) |
2003年 | 4500字 左右 | 材料列举了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一些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问题,反映了安全生产问题关系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是一个需要关注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 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提议,供领导参考。要求:分析恰当,对策明确、可行;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600字。(满分50分) | 下面提供了两种讲话情境,请任选一种,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要求:根据选定情境,自拟标题。讲话稿不少于1000字。(满分50分) |
|
2004年 | 4000字 左右 | 材料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困扰我国一些大城市发展的交通拥堵问题。这是当年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 |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1)分析恰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作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满分50分)(3)字数不多于1000字。 | 假设给定资料中有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在你市存在,你作为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请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要求:(1)简要介绍情况,恰当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确、可行的对策。(2)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作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4)字数不多于1500字。(满分50分) |
|
2005年 | 4000字 左右 | 资料反映了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系列农村农民问题以及国家在近几年来扶贫开发工作中采取的方针政策。 | 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 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满分200分) | 根据给定资料,概述我国近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概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满分20分) | (1)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简述文字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满分20分)(2)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满分35分) |
2006年 | 8000字 左右 | 材料来自某部长在网上与网友的交流谈话,大致内容讲的是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公共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公共突发事件。 | 如果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某部长的谈话,呈给领导阅。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 以下是六位网友的评论,其中有一些可能与某部分观点不一致,请你指出哪几个不一致,并在各自的下面说明你的理由和原因,每条说明字数在200字以内。(六位网友的评论略) | 当前,如何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请你就如何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议,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论证有理。字数控制在1000~1200字 |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