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名言警句的引用(申论引用的名言警句 格式)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8 09:03:00

    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发现,近年来,很多考生在申论写作中喜欢引用名言警句。或用于开头破题,或用于过渡承论,或用于结尾升华,形式多样、语言新颖,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写作效果。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部分考生缺乏相应的文学积累,却也想学习这种写法,结果东施效颦反为不美。

    在这里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列举部分考生的写作错误,提请各位考生注意引用,以免事倍功半。

    问题一:引用语句内容错误

    在申论作文中,出现最多的引用错误就是所引语句的内容有错误。考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缺乏相应积累,临考之时死记硬背一些名言警句仓促上阵,往往出现疏漏,贻笑大方。

    如有一篇申论文章,题目要求评论“利己主义”,考生在文章中写道:“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俯仰,视风向转移,即便自视高明,也终究只是‘俗士不可医’”。相信有些考生对于文中的“俗士不可医”一句感到十分陌生,但如果你听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两句诗你就会想起来,这出自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一诗,苏东坡虽以宋词著称于世,但这首却是他宋诗的代表作。在原文中苏轼写的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考生的文学积累如果不足,在使用诗句时就要特别注意,考官的阅卷时间很短,在短短的阅读时间里考官的目光很可能会被加了引号的诗句吸引,若是为此而因小失大就得不偿失了。

    问题二:引用语句思想幼稚

    在申论作文中引用优秀的诗句确实有画龙点睛之效,但有些考生在文章写作时没有相应的诗句来用,就引用了一些歌词,相对申论写作的严肃性就显得有些幼稚了。

    在申论考试角度为“关爱儿童”的一篇文章中,考生在最后一段写道:“‘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父母陪在自己身边。因此,政府要立法保护孩子,父母要转变观念就进择业,给孩子一片晴空,给孩子一片健康成长的乐园,让孩子不再流浪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关爱儿童就是关爱祖国的未来关爱儿童利国利民。”

    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对此的评论是:语言明显不够规范,用语过于通俗,部分语言过于幼稚,不符合政府语言的一般规范。该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材料中主要涉及到青少年儿童的保护问题,考生在作答时还是应该站在政府的角度谈谈相关措施,在文章的结尾处如果想要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来升华文章的话,不要引用通俗歌曲一类的大众化语言,还是要注意申论写作的严肃性,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

    针对以上两种问题,中 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如果想引用名言警句又怕记错用错的话可以考虑引用当代名言和政府文件中的语句。

    在题为“解决文化失根问题”的文章中,考生写道:“‘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是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开发30余年的真实写照。我国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跨越式发展,是值得我们为之自豪的,但这并不意味我国的教育事业不存在问题”。考生在文章中引用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话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其准确性毋庸置疑,而且写作语言是白话文不易记错。

    最后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注意,引用名言警句时要注意其写作目的与你的文章尽量保持一致。在一篇涉及依法行政的申论文章中,考生为了开头破题,引用了张居正的名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需行”,张居正的写作目的是向当时的统治者表明:制定法律规章政策并不难,难的是有法需遵。在张居正看来,国家的法律政策已经够多的了,之所以乱,不在于没有法规,而是没人认真去遵守法规。引用此句来表达依法行政的需要性实在是合理贴切。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