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关于血细胞数量的改变(各类血细胞数量)
- ·下一篇文章:关于规范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必须规范办学的相关要求)
备考公务员攻略(备考公务员攻略)
考试是我国公务员录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功能主要在于为公务人员的选拔和录用提供主要的依据。
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它奉行的基本原则。
这是一场激烈的心智较量,一切想要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人们都无一例外地需要经受这种洗礼和考验,只有在考试中获得成功,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理想。
为了能在场胜败无情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扎实地进行备考,强化自身的竞争实力是每一位应试者无它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求诸于内,而且也诉求于外,在自身刻苦备考的同时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外在于自身的指引和点拔,以求两方面相得益彰而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与进化都受内部矛盾的主宰,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决胜之机仍然掌握在报考者自己的手里。
除了可以接受外在的启迪之外,我们每一人还具有获取成功的先赋基因和素质。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各自不同的潜力和才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观察、倾听、接触和思考,生存竞争中会有成功与失败之分主要是由于组织和调动自身各种素质的差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是强者,并且永远不会遭遇失败的境地。但是愿望终究只是一种主观臆想,而非现实。
要确保成功,需要的是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辛勤的付出。成功者并非天生,成功也是一种后天的创造,一种建立在对自身充分了解基础上的创造。
正确估计自身的能力与缺陷,实现渴望的目标与追求,是报考者备考与应试的第一要诀。"人不可被教,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伽俐略的这句名言表述了笔者的写作意图。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