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对骗购等楼市乱象(防骗措施)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9 23:34:05

    大多数考生都在准备2016政法干警考试备考工作,而申论是是很多考生眼中的拦路虎、大难题。想要备考政法干警申论考试,那么就要多积累时政热点,这样才能做好积累,在申论考试之中取得好成绩。华图教育专家为考生们及时跟进解读最新申论热点,了解申论热点的思考方式,让考生更立体的了解其中的内容,希望考生能够学习理解。

    【背景链接】

    近日,审计署公告了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发现依然存在保障房“空置”、建设资金被闲置、骗取保障房资格等老问题。其中,全国有5.89万户不符合条件的城镇家庭骗取住房3.77万套、住房补贴超过6000万元,极大影响了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正义。

    南方日报评论: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资源,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项福利制度在一些地方变形走样,被一些心怀不轨者用来谋取私利。保障性住房无论租住还是售卖,其价格都远低于市场价。正是基于这一特性,许多不符合条件的高收入者想方设法“调低”家庭收入,意图骗取保障房购买资格或住房补贴。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政府利用保障房政策漏洞,把这一原本指向困难家庭的福利用于为已服务,“按干部级别量身定做”经济适用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曝光了开着豪车住保障房、租赁到廉租房即刻转租获利、个别工作人员帮助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骗购骗租等现象,严重违背了国家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初衷,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事实也再次证明,再好的制度设计,如果缺乏有效监管,最后也会沦为坏制度,酿成更大的不公平。

    查看审计结果会发现,每年都有大量的骗房骗补家庭,2013年4.75万户,2014年4.4万户,2015年5.89万户。为什么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根治?除了房管部门监管不力,更根本的原因是骗房骗补的成本太低,所以会有那么多不符合条件者企图蒙混过关。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勃兴,保障房和商品房的差价越拉越大,从数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目前,对于骗房骗补者的处罚,还主要依托行政手段,包括退房退补贴、3-5年内不能再申请、罚款等。这些处罚相对于保障房的巨大溢价空间,太过软弱无力,有的地方仅仅是罚款5000元了事。如果说事前监管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绝对有效,那么事后惩处理应全力出击、以防后效。而现实情况却是,事后惩处不但不能震慑违法违规行为,还可能起到恶劣的示范效应。鉴于此,遏制骗房骗补还须引入其他更加严厉的惩处手段,用好法律武器无疑是一个正确选择。

    骗房骗补既然是骗,是否适用于诈骗罪?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7个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解释,其中有一条是: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这应该是以诈骗罪惩处骗房骗补行为的法律依据。但实际上,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骗取保障房的人受到刑事处罚。相反,却有骗房者起诉房管部门的。今年6月,广州一男子“装穷”骗经适房,后来被查出退房后竟还告到法院。这是何等的讽刺?而在保障房政策实施比较好的香港和新加坡,任何人虚报资料骗取住房的行为即属违法,定罪后将面临罚款和监禁的惩处。这也是两地较少发生骗房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今在大陆司法实践中,不少骗取医保、骗取低保的案例都被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危害明显更大的骗取保障房行为也理应入刑。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违法成本,也才能捍卫法律刚性。

    任何事情,只要成本小于收益,总会有人铤而走险。保障房乱象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当务之急是用好法律武器,构建严厉的追责和惩处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制度规范,堵住监管漏洞;另一方面要加大查处力度,对骗房骗补、变相福利分房、失职渎职等问题“零容忍”,让违法违规者付出高代价,确保保障房政策真正惠及困难群众。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