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如何解释焦虑(认识焦虑的定义)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7 21:09:15

    一、正确认识和应对考前焦虑的心态

      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多数考生会充满恐惧,压抑了大脑兴奋,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学什么好,也不知道怎么学.怎样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每个考生的迫切需要。 那么,怎样判断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考前又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得最为满意.

      专家认为当你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时,你就拥有一种较稳定积极的情绪和自信、愉快的感觉。根据长期的心理辅导实践和研究,有利于临场考试的心理状态可表达为:自信、轻松、愉悦或适度的激动、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等。每次考试成绩揭晓,总是不乏这样的例子:某些考生平时基础知识牢固,由于在考试时超常发挥,名列前茅,让大家大为惊讶。惊讶之余,你会发现,偶然中有其必然性。其实他们已经具备考出优异成绩的实力,而超常发挥的关键在于他们的心理压力不大,能够轻装上阵,容易达到自信、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这些品质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成绩是必然的。尤其国家公务员考试,无论从题量上,还是考试的范围方面都比较全面,那么要是取得好的成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是很重要的。

      也许你会说,我也试图调整自己的心态,可还是紧张、焦虑,该怎么办呢?

      这就要正确认识考前焦虑了。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面临对自己来说较为重要的事件,如关键性的考试、应聘、演讲等情况时,感到焦虑和紧张,这种现象很普遍。由于轻度焦虑普遍存在以至被看作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心理学研究认为,适度的焦虑和紧张对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发挥技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很难想象一个松松垮垮、没有紧张感的人能高效率地完成一项活动,干好一件事情。但是,过度的焦虑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掌冒汗,心烦气躁、情绪不稳等,临考时会造成思路狭窄、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严重的还会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等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过度紧张和焦虑呢?根源在于你自己对未发生的事的一种可能结果的预期或假设从而出现心理矛盾和困惑,自信心降低。这种预期或假设往往以语言、图像的形式在内心快速呈现。不仔细反省,你很难察觉,最终你体验到的是对假设或预期的应激反应——紧张、焦虑。比如,“我特别想考好,万一我考糟了怎么办?”“当我考试中遇到难题不会时,大脑中就会呈现以前考试失败的情景,情绪马上低落。”

      通过对考前焦虑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从根本上说,你的心理状态是你自己造成的。积极有利的思维会使你产生积极的暗示,进而产生对你有利的情绪:消极不利的思维会使你产生消极暗示,进而产生不利的情绪。改善你的思维就可以优化你的情绪,进而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目的。

      二、非常时期 自我放松与调适

      考生在家复习的时间多了,对在家学习的反映不同,有的考生心态平和,每天有条不紊地复习功课,有的考生则比较放任自己,甚至紧张恐惧不能专心复习功课。谁能正确对待备考,谁就在心理上占了上风,谁就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不仅无济于事,而且增加负性情绪,影响备考效率甚至影响考试成绩。

      考生每天的生活都要有序化,每天有相对固定的起床、睡觉、吃饭、运动、娱乐、工作的时间,每天都有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形成人体的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使考生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复习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满打满算,否则易引起紧张甚至慌乱。每段时间拟复习内容,如遇到难题等,没完成学习计划,要学会放弃,进入下一段时间的复习,否则不仅信心受挫折,而且打乱了复习计划。只要复习有计划,又学会放弃,就能基本保证每天复习计划的完成,产生充实感与满意感,心态稳定。

      考生每天适当运动,可消除疲劳,焕发精力。考生每天要适当做些娱乐活动,唱自己喜欢的歌,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轻快的电视节目等对调节生活、缓冲紧张都有意义。建议考生最好不玩电脑和上网,聚精会神地复习功课。

      考生可站着进行训练,也可以晚上淋浴时进行训练。训练时开始想像天上下着毛毛细雨,雨水沿着自己面部流到胸部、腹部,同时雨水沿着后脑流到背部、腰部,水继续向下流,流到前后大腿,前后小腿,流到脚背,流到脚心,一面想像雨水沿着身体往下流,一面想像雨水把自己的紧张、不安、烦恼、忧愁等不良的情绪统统冲刷掉。按照这样的顺序不断地进行训练,对消除紧张、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考生用右手大拇指轻轻按摩左前臂上的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向上三横指正中线上),按摩时要轻轻地、有节奏地顺时针进行,按摩36次即可,当然次数多些更好。

      考生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两脚与肩同宽,眼睛微闭默念:头部松、面部松、颈部松、前胸松、后背松、腹部松、腰部松、前大腿松、后大腿松、前小腿松、后小腿松、脚背松、脚掌松。如此反复默念,可使身体得到放松,精神上也得到放松。

      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和考试前、考试中遇到消极情绪时,可根据自己当时心态的性质与特点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考生心灰意懒时默念:我行、我行、我行。考生情绪烦躁时默念:平静、平静、平静。考生情绪紧张时默念:放松、放松、放松。

      据我们多年对考生的调查与访谈发现,不少公务员考试成功的考生在他们情绪郁闷、焦虑、不安时常常采取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当然,每个考生听什么音乐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喜好来选择,这样有助于考生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

      对众多的考试成功者的调查研究表明,他们成功的共同心理特点之一是能以平常心来对待公考,他们不是把公务员考试看得如何神秘,也不把公务员考试看成是非人的生活。他们很多人把公务员考试看成是平常的考试,例如看成是一种资格或水平测试的模拟。考生能以平常心来对待公务员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自己情绪上的紧张。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